死刑、肉刑:从《说文解字》刑名看秦汉的刑法文化

2013-04-29 19:25王丽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肉刑死刑说文解字

王丽

【摘要】《说文解字》作为我国最早的字书,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从《说文解字》中关于刑法语义的字着手,分析出上古时期死刑和肉刑的形成、发展及变迁,了解这一时期的刑法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死刑;肉刑;刑法文化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以其特殊的造字方式向我们昭示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说文解字》作为一部字书,其中记录了不少刑名,研究这些刑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古代的刑法文化。该书记录的刑名有死刑、肉刑、耻辱刑、财产刑、谇刑等。本文重点探讨惩罚力度最重的死刑和肉刑。

一、死刑

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它以剥夺人最宝贵的生命为目的。且古代死刑的执行并不是近现代的文明执行方式,如枪决或针决,而是对死囚人格的侮辱和身体完整权的侵犯。《说文解字》中表死刑的字如下:

(一)戮 《说文·戈部》“戮,杀也,从戈翏声。又,辱也。字亦作剹。”《说文解字》中“杀”“戮”互训。《说文·殳部》“杀,从殳,杀声。”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为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戈是商周时代最常用的一种兵器,甲骨文字形象装上把的戈。无论“殳”“戈”“刂”,都是行刑的工具。

(二)磔 《说文·桀部》:“磔,辜也。从桀,石声。刳鸡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故从桀。辜之言枯也,为磔之。”《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者皆曰辜。”《说文·桀部》:“桀,磔也。从舛在木上也。”可见,只有对重罪之人才会施行磔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磔者,开也,张也,刳其胸腰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

(三)轘 《说文解字·车部》:“轘,车裂人也。从车。《春秋传》曰:‘轘诸栗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车裂。谭世保认为是将人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

(四)斩 《说文·斤部》:“斩,截也。从车斤,斩法车裂也。”我们现在通常认为是砍头。上古时代,斩的刑具往往是斧,因为青铜比较软,不够锋利,得做成斧,砍下去才有力度。铁器普及后,刀渐渐在斩刑中唱起了主角,不过刀虽然锋利,却也容易磨损,用起来更需要技巧,于是一些职业祖传的刽子手便应运而生。

(五)辟 夏商五刑之一,即死刑。《说文·辟部》:“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二、肉刑

中国的阶级社会和国家始自夏代。由于文献不足,当时的刑罚制度难以考证。基本观点认为夏代刑罚已经确立。《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商代墨、劓、剕、宫、大辟等刑罚在甲骨文和其他文献中均有记载。

(一)黥 黥,又称墨。又称黵。《说文·黑部》:“黥,墨刑在面也。黥或从刀。”“黵,大污也。从黑,詹声”用作动词指刺字,黵面就是在脸上刺字。《说文·土部》“墨,书墨也。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是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就是刺字于被刑者的面额上,染以黑色,作为处罚的标志,使其永不褪色,因此从黑从刀。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选奴、窃盗和辅助刑。秦末农民起义英雄之一的英布,曾被秦始皇处以黥刑。

(二)劓 劓刑,中国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肉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劓 ,刑鼻也。从刀,臬声。或从刀鼻,会意。”“劓”的甲骨文是一个从刀从自的会意字。自即鼻的初文,像是用刀割鼻子。此字施刑部位和刑具俱全,即刑位为鼻,刑具为刀。劓刑重于黥刑,而轻于刖刑。没有鼻子,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它影响了人的外形,对人格也是很大的摧残。劓刑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相传为蚩尤所创。蚩尤之时作五刑,始有“劓”“刵”“椓”“黥”“丽刑(大辟)”。原因是“苗民不用灵”,对“灵”有抵触。“灵”是蚩尤联盟用来统一管理各部族的历法和敬神敬主的制度,既有人不服,就必须用刑。上古时,就已实施劓刑,《易经》中曾说:“其人天且劓”。商代盘庚迁都到殷之后,下诏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三)刖 刖刑,是一种施加于人的腿或脚使人不能行走的酷刑。《尚书》叫“剕”,《周礼》叫“刖”。《 说文·刀部》:“刖,绝也。从刀,月声。”《说文解字诂林》:“丁福保案:《慧林音义》引:绝也,截手足也。从刀,月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周书·吕刑》:剕辟疑赦;传云:刖足曰剕。正义云:《说文解字》曰刖,绝也,是刖者断绝之名,故刖足曰剕。本书剕,跀也;跀,断足也。又经典作剕。《书·舜典》:五刑有服。传云:五刑,墨、劓、剕、宫、大辟。释文:剕,刖足也。”《说文·足部》:“跀,断足也。从足月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足见断为跀,其刑名则刖也。”

(四)剢(椓) 剢,就是宫刑。始于夏代的苗族,夏族袭用。就是割去男子生殖器官或使女子丧失生殖机能的肉刑。“宫”是施于女子的刑具(幽闭之所)。古籍在说到割去男子生殖器的刑法时,多用“椓”字。《说文·木部》“椓,击也。”并没有宫刑之义。也作“剢”、“斀”、“劅”等。《说文·攴部》:“斀,去阴之刑也。”甲骨文中有一奇字,左边是男子生殖器的象形,右边是刀,表示有用刀割去生殖器之意。一般认为这是宫刑的古字,即剢字。

(五)刵、取、馘、联、耻、聅

刵,《说文·刀部》:“刵,断耳也。从刀,从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五刑之外有刵。”《尚书·吕刑》:“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取,《说文·又部》:“捕取也。从又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馘。馘者,耳也。”又为首,“取”字形即是手里拿着割下来的耳朵,正描述了割耳之刑。

馘,《说文解字》“馘”是“聝”的重文。《说文·耳部》“聝,军战断耳也。”《诗经·大雅·皇矣》:“执讯连连,依馘安安。”《毛传》:“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左耳曰馘。”

联,《说文·耳部》:“连也。从耳,耳连于颠也;从丝,丝连不绝也。”联字右边本从丝,本义当为将军战及田猎所获人兽之左耳以丝串连起来,用以献功请赏。

耻,异体作恥。《说文·耳部》:“辱也。从心耳声。”耻字从耳从心会意,说明耻辱作为心理活动。

聅,即是贯耳,多在治兵时使用,即对违反军法者施之以箭镞穿耳的处罚。《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贯三人耳。”《说文·耳部》:“聅,军法,以矢贯耳也。从耳矢。”《司马法》:“小罪聅,中罪刖,大罪刭。”秦国尚未发现有贯耳刑罚的记载。与耳朵相关,受刑割耳,被戮取耳,以矢穿耳,皆为大辱之事。古人多用耳刑于军战,于此可见。

三、小结

本文从《说文解字》所记录的刑名出发,探讨了文字所记录的古代刑罚,从侧面对古代刑法进行了研究。除死刑和肉刑外,还有几种较之稍轻的刑罚,笔者将继续研究,另撰文录。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本),2005.

猜你喜欢
肉刑死刑说文解字
曹魏复议肉刑之我见
缇萦救父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说文解字》视域下的先民生活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刑法修正案(九)》中终身监禁制度研究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浅议死刑废除
癌症不是“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