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构

2013-04-29 12:25侯桂艳
关键词:平等主体性师生关系

侯桂艳

摘 要: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中“师道尊严”的传统长期统治着人们对教师、学生的地位定位。教师与学生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清末民初,倡导“教师中心”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引进,使这样一种观念更加牢固了,并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在当前这样一种提倡民主、平等和呼唤个性的时代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势在必行。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师生关系;平等;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08-03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面”[1]。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以学校教育而言,即指教师和学生。构成学校教育的主要因子之一,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如果抽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学校教育也就名存实亡了。

作为探讨学校教育中绕不开的话题,师生关系早已被人们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多数人认为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人际关系”又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教育学应该讨论的对象。如何将师生关系不独立于人际关系,但是又能保持它的特殊性,在这样一个定位上来讨论建构合理的师生关系将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人类社会是阶段性进展的,各阶段之所以被当做独立的对象,是因为具备区别其它阶段的特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特征的根源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水平,与其相适应则会形成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且在各个侧面打上鲜明的烙印。在人际关系方面,这种独特烙印就成为该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流”[2]师生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所以不同的时代所赋予师生关系的内涵是不同的。

在探讨师生关系问题之前,回顾一下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师生关系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国古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发展脉络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教育的特征是“官师合一”、“政教不分”,专门意义上的教师尚未出现。直到春秋时代私学兴起后,教师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才开始成熟起来。一般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专门意义上的教师。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学术下移,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其后私学盛行,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出了一种开明活泼的师生关系。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主见。这些学派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强调和重视学生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实践。直至战国后期,大一统的趋势逐渐形成,荀子顺应了这一趋势,集先秦诸子之大成,开始“教”、“学”并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并把教师提到与君、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为提倡尊师的”[3]。“师道尊严”的传统开始形成。随着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师道尊严”也逐渐得到了加强和巩固,从而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实际所表现出来的开明的师生关系被逐渐抛弃。

魏晋时期,氏族门阀制度大盛,上层士大夫形成了对政治的垄断,使得他们不学无术亦能做官,这种特权使他们更加无心向学,“耻于从师”之风盛行。进入唐代以后,这种风气仍然很盛。韩愈的《师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师道之不闻也久矣”正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照。韩愈作《师说》之意即在重新强调“师道”,这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师道尊严”这一观念的根深蒂固。而这也为宋明理学兴起后,“师道尊严”观念的再次流行埋下了伏笔。

宋代以后,理学兴起。“师道尊严”的传统再次被理学家们强化和神圣化,甚至出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优势,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师生关系严重失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民国才略有改观。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民主”“平等”的观念以及西方各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随之传入中国。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受到冲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开始受到关注。但同时,明确主张在教育“教师中心”,“学生对教师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4]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也传入中国,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再次被忽视的结果。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国人重新开始了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师生关系问题重新被提上日程。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呼声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学校教育中压抑学生个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直到今天,学校教育中压抑学生个性的问题仍未完全改观。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在人们思想中仍有很深的影响。在这一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自然有一种高于学生的优越感,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2.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但是教师数量以及教学设备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就使得班容量越来越大,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个人感受。“班级授课制”这样一个授课模式是造成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3.从知识储备、身体和心理成熟程度上来看,教师自然是优于学生的,所以如果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话,那就更使得学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从属地位了。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模式的单一,升学考试的限制等等,也影响了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这样一种状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在当今社会,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了当务之急。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自古以来就不曾被忽视的,被忽视的只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事实上学生一直是作为自己“学”的主体进行学习的,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理论则将学生置于了一种与教师主体地位相对立的客体地位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在压抑学生的主体性上进行的。

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题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论文,提出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从此关于学生主体性的讨论在教育学界拉开了帷幕,真正意义上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工作才被提上日程。

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5]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是枉然。“主体性”这一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呼唤。他们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人类主体性的重大觉悟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一方面是指人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仅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还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的自主性,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毋庸置疑。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他们的主体性却常常被忽视。所以,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其主体地位必须得到重视与尊重。在教育活动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学生作为主体接受来自另一个主体——教师传授的知识,知识是不会只因教师的传授而自动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所以说,在“教——学”这一过程中,光有教师的教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教学”这一活动,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再者,从广义教育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存在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凡是“任何一个有能力实现旨在改善他人人格的社会行动的人”[7],都可成为教育者,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否认学生的主体性,那教育就成为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过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学生的发展,便成了教师的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这显然不符合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实践与逻辑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就个别人来说,他的一切活动,都要经过他的头脑,一定要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8]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这一主体必须树立的观念意识。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必须作为主体来对待。不能因为小学生身体、心理不成熟就忽视甚至抹杀他们的主体性。学生的存在就是作为主体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对待。只有从小让学生有主体的意识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主体,虽然在实践中他们一直是主体,但是主体意识的缺失会造成主体性的削弱。

三、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操作原则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要确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只有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转变观念是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而言的。因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人,都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单纯的被“教”的对象,而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所以,要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树立这一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中平等交往的另一方。另外,转变了观念,还要有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师生之间是否是民主平等的。让行为符合观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构建。下面就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几点具体的建议。

(一)自我确认原则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双方都处在一个平等的主体地位上进行交往。所以,主体的自我确认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同。如果自身都没有认同这样一种地位,又如何行使作为主体的权力和承担作为主体的责任呢?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主体看,又如何让别人把自己当主体看。所以,“自我确认原则”是基础,是首要的。

(二)求同存异原则

学校教育活动有一些硬性的规定,即必须要完成的教育任务,这是学校每一个师生都必须面对的。教师要完成“教”的任务,学生也要完成“学”的任务。这是“同”的一面。同时,学校中的每一个师生,又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特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独特性为代价,这样一个“度”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三)灵活机动的课堂组织形式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如果课堂上只是老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的学,那么学生的主体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现有的课堂讲授形式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不能否认课堂讲授是一种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但是光有效率是不行的,质量更重要。所以,要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主动意识,就要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要在课堂讲授之外增加更多的课堂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讨论式,合作学习式等等,既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总而言之,主体意识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现行的制度必须调整,否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只是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

四、小结

总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随之发展变化。持一种发展的观点看待师生关系问题,我们的态度会更加的平和。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已被提上了日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核心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所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下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4.

[2]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2):28.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4]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16.

[5]郝文武.师生主体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

[6]蔡永城.教育“主体性”的解读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7,(7): 31.

[7]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

[8]张 媛.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第一主体[J].凯里学院学报,2007,第25卷,第4期: 76.

猜你喜欢
平等主体性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情人的烦恼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