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3-04-29 00:44李进
关键词:造型表现小学美术

李进

摘 要:“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领域,其内容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它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奠基性作用,是学生开展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以艺术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74-02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由性、多样性、独立性、新颖性,强调学生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让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

问题:造型表现教学主题不突出

不管是基础知识技法课还是情景创作课都放开了手脚,设置不同的游戏活动,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唱歌、跳舞、猜谜语、变魔术、表演等等,表面上看似能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去学习,但实质上很多游戏与本课内容无关,学生根本没有进行美术实践活动。

策略一:巧创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有重点、有目的地体验和感受,观察、感受、体验是造型表现的前提,是创作的源泉。例如,在《滚动乐园》一课中,教师可以巧设情景,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滚动物体。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苹果,苹果由小渐渐变大,又长出了五官和头发,变成了一个可爱滑稽的苹果娃娃,突然间这个娃娃好像听到了什么,四处张望、左右滚动,随之又有数个水果娃娃从四面八方滚动而来。这时,教师立刻组织学生把课桌拼成一张大桌子,让学生把自己的滚动物体一起向中心滚动,观察滚动物的运动轨迹,体验滚动物相互碰撞的感受。不同的滚动物体有着不同的滚动特点,越圆的物体滚动得越快越远,滚动时多走直线,圆柱形物体滚动得慢,多走弧线,圆锥形物体以锥顶为圆心原地转动,还能发现滚动时的声音、速度和物体花纹的变化等现象。学生们争着说出自己的体验、感悟,并把滚动物体视为有生命的群体来描绘和创作,使学生的造型作业生动有趣。

策略二:注重双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使知识学习与运用融为一体。在学生合作或探究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恰当的时机,提出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调控、把握节奏,放得开、收得拢,既不要过早结束讨论和探究而压抑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要长时间不收场而使学生兴致丧失;还要随时注意各组的学习情况,对没有积极参与的要注意询问、引导,对遇到困难的要点拨、指导,使学生活动有序、有效。

教师的引导要把握“度”,对于学生的观点不做过多的评价,要多给鼓励,重在启发,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问题:教师该不该演示?教不教学生画画?

尤其是儿童情景创作课,有很多老师不敢进行演示,因怕作业千篇一律而束缚学生的自由表现,但教师不演示,学生又不会画,有些左右为难。

策略一:要合理把握时机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能自己看的自己看、能自己想的自己想、能自己说的自己说、能自己做的自己做,但还有很多的东西学生是看不出、想不到、做不好、学不会的,我们必须要把握时机、做好准备,进行有效教学。例如,二年级《汽车站》一课,学生只知事物之间的前后关系,而不知遮挡关系一词时,教师要讲、要演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遮挡关系。又如,《白描蔬果写生》一课,让学生通过欣赏感知白描中的线有其丰富的表现力,线条有粗细、长短、浓淡、虚实的变化,滑润、流畅、干涩、粗糙之别,学生在观察感知中可能对线条的虚实、滑润的理解感受不深,教师要对比讲解,在学生画不出、画不理想时,教师要演示,不能马虎一带而过。

策略二:讲解、演示要讲究方法

教师的讲解、演示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如一年级《找妈妈》一课,学生要学会母鸡和小鸡不同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的组成,并学会如何表现小鸡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如果老师讲解演示不得法,只教画法,再贴几张范画看看,就会导致学生作业因模仿而千篇一律。在此教师应该边讲、边演示、边启发、边引领,启迪学生思维,变换不同的表现手法。例如,教画一只小鸡的动态,就要引导学生画出不同小鸡的动态,教师演示部分画面的组成,就要启发学生如何添加另一部分画面的组合,教师画出一幅情景画面,就要启迪学生构思多种不同的情景画面。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范作引领启迪学生思维和不同方法的表现,只要讲解演示方法得当是不会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

猜你喜欢
造型表现小学美术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常人的视线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