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3-04-29 00:44刘现波
关键词:培养兴趣教学效果小学数学

刘现波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66-02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它揭示了事物的某些本质属性和特征及变化规律,反映了事物间相互依赖的内在联系。但是,它没有文学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音乐中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作品中动人的画面。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则等知识时,常感到枯燥无味,故而,有部分学生会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内在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所以,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尤其是中华民族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商代数学家商高最早发现了勾股定理;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西方国家一千多年;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到忘我的地步,获得很大成功,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巨人。用这些数学史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刻苦学习。

二、以爱心换童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产生共鸣的关键,是赢得教学成功的保证。用爱心换童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教学科感兴趣,会克服种种困难力争学好。因此,为师者必须放下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架子,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学中多教育、多指点、多帮助;学习上多鼓励、多鞭策、少批评;生活中多关爱、多照顾、多包容、少挑剔;感情上与学生彼此沟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值得尊敬的好长辈,是值得沟通与交流的好朋友,学校犹如温馨的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中都强调要引导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兴趣,自己要学比硬灌进去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教师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无论是提问引入,还是实践引入,或是实际操作引入,都应该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就会注意力集中,其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四、联系实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既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又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就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用圆形,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不行?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啊,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呢?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它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年、月、日”以后,让学生自制一份新年历,配上精美好看的插图送给朋友,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妙设玄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既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又应具备演讲的口才,能把握教材,抓住学生,不失时机地将各方面知识渗透于教学之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和急切的求知欲,巧布玄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轴对称”时,我就以“牧童饮水问题”作为学习前奏。为了不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前用小黑板将事由写出,并附上简图加以说明。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其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学生渴望得知牧童回家的最短路线。趁学生兴趣正浓之时,我打住学生的猜测,快速切入课题,说今天学了轴对称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进入状态后,很快就明白了轴对称的含义。为了趁热打铁,我又将教材中的例题推后,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找出饮水点,证明回家的最短路线。此时,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悬念消除,笑逐颜开。整堂课显得既充实,又活泼,效果极佳。

六、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途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并要求学生在操作时,边看、边想、边动手,有时还需要口述操作过程,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三角形分类”时,教师让每个学生读出自己手上的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名称,诸如锐角、钝角、锐角;锐角、锐角、直角;锐角、锐角、锐角。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将同一类的三角形放在一起。分类之后,再要求学生给每类三角形起个名称。这样就使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充满趣味了。

七、多鼓励、多表扬,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烈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得到赞美的需要,儿童则更为强烈。几句赞赏的话往往使孩子们兴高采烈,兴奋不已,从而体验到智力活动的喜悦。表扬鼓励并不需要教师付出什么,收获却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说诸如“你真棒”、“真聪明”之类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萌发了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同时,也使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烈。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了,教学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教学效果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