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为数学教学添彩

2013-04-29 00:44赖云珍
关键词:课堂质量动手操作数学课堂

赖云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应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及技能形成,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课堂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63-0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发现或探索而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及经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以具象性为主的矛盾,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能为数学课堂添彩,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理想的情景。

一、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是矛盾的。因此,要加强直观操作教学,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使其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先出示10厘米和15厘米的两根小棒,再让学生尝试用手中的3厘米、5厘米、8厘米、25厘米、30厘米长的小棒与这两根小棒组成三角形,并把获得的结果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出: 10厘米、15厘米和8厘米这三根小棒可以组成三角形,而10厘米、15厘米和另外几根小棒就不能组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发现了问题,并产生了求知欲望。这时及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去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学生就怀着积极探求奥秘的心态步入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究总结出“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三条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再出示教材的教学情景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经验去推断“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原因。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罗杰斯说过:有意义的学习,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这就是说,真心的学习,必须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只有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对教材作出有意义的发现,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时,先揭示能否把圆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后,再求它的面积。这时学生跃跃欲试,都想第一个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个图板,把图平均分成16等分后,形成一个个相等的小扇形,拼成一个与圆等面积的近似长方形,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圆半径、周长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兴趣浓厚,即诱发了学习动机。像这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既孕伏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又使他们享受到了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思维

直观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操作,借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可采用钉子板演示操作。

(一)明确底和高分别相等的三角形形状是否相同

先用一条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三角形,再用若干条橡皮筋围在同一个底、高相等而底边上顶点位置不同的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三角形的形状是否相同?它们的底怎样?高怎样?它们各自的面积呢?从而概括出:底和高分别相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二)认识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底和高是否一定相等,可以根据等积变化的规律,继续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操作。如:底18、高2,底12、高3,底9、高4,边操作边让学生算出三角形面积,归纳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也不一定分别相等,通过操作,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促使思维内化。

四、动手操作,促进技能形成

动手的过程是由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得知识技能。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堂上,让学生动手量圆的周长、直径。在量圆的周长时,学生拿着直尺,对着图片横量竖量都不成,因为以往学习的几何图形都是由直线组成的,只要有直尺就可以量,而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以往的度量经验解决不了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指出“由曲变直”才可以量的途径。经过点拨学生就用多种方法量出了圆的周长。有的把圆在直尺上滚一周,记下滚动的距离;有的用细线缠在圆上,然后展开量它的长度。当学生量墨水瓶周长时,有的学生还用纸条缠住墨水瓶,在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下,展开纸条量两针眼间的距离,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学生把自己量的几组数据记录下来,在小组内讨论后,经教师指导,通过计算,就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整节课在教知识的同时,又形成了度量的技能。

总之,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与数学游戏和有趣的练习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数学学习添彩,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动手操作数学课堂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