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春艳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走进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是不能忽视的。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走进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他们的数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走进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走进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是不能忽视的。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走进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他们的数学经验。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教师要强调学生的生活见识
课本的知识是源于生活的,是前人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要到生活实践中探究,要回忆过去生活中的事例,把教师传授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要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那些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要。要引导学生注重那些生活中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讲授的时候一定要把书本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二、走进生活实践
1.走向社会
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调查那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到农家调查一下,农业经济收入情况,采集农业支出消费的数据,分析农业发展状况;还可以到车站调查旅客在不同时期的客流量,发现他们的规律;还有调查农贸市场的菜价和供应流量,价格调整分析等。
2.写日记
提到写日记,都会认为是语文的事情,其实数学也应该写好日记,因为通过日记学生会把自己对学习数学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日记中会发现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样能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更能反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一些思想微妙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活数学的活动,比如,办一张数学小报、开设一个数学乐园、创设新的评价理论等等。
总之,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实践,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受拘束、无发展地被动学习着,而是要让他们都到快乐、有趣、丰富的生活中去,轻松地接受那些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让他们有新思想,使他们能够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赵凡姐.浅谈小学数学学习的迁移[N].陇南日报,2009.
(作者单位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第二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