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运用

2013-04-29 19:31邵生权
新课程·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程高中语文

邵生权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使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如何真正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文情怀,主要包含着三元情感:教师主体的教学、教材的再创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等。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起动态而又层级化的心理活动整体。从教学实践而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运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汉语是当今最博大精深的语言之一,语文课程也理应成为最吸引学生的课程,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却面临着不小的尴尬。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蒙蔽了教育的原生态目的,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功利性思想。加之其他原因,高中语文课的开展显得尤为艰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使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反思当前的教学现状,如何真正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课程。

情感,让人对于现实事物的感受更加深刻。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文情怀。主要包括三元情感:教师主体的教学、教材的再创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等。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起动态而又层级化的心理活动整体。良性循环状态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情感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语文教师应充满激情,用形象魅力吸引学生

语文教师应该热爱语文教育事业,因热爱而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运用提倡学生在快乐、饱满的情绪气氛中学习,教师首先要保持这种情绪状态,因为教师情绪高昂、心情愉悦,就会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情感应该凸显出内心的真实性。当然,无需矫揉造作,更不要提纲标新立异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语文教师只要怀有一颗真挚的关爱学生之心,真挚地醉心于语文教学,真挚地挖掘出课文中所包孕的博大的思想、深刻的见解以及浓郁的真情实感,就能够充分地把握课文内在的情感。外在的表现即是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循循善诱的提问以及激情自然的师生沟通。学生也会领悟课文的奥妙,和教师产生共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崇高的形象魅力会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语文教师的魅力更为明显。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只有语文教师不断地塑造自我良好的形象,怀有一颗真挚而又激情之心,才能真正地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二、尊重学生感情,鼓励语文学习感情行事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相关的内容规定,语文课程本身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素养,其内涵对学生精神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广远的。要注重语文学科的熏陶作用,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方向。其中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尊重学生自身所形成的独特情感,而不要把教师的情感强灌输在学生的身上。语文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情感氛围与审美空间中。只有真正地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之弦”,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在的情感。

语文课文本身便是一篇篇充满真情的好文章。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刻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孕的情感,通过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内心中能够自觉地塑造起立体化的、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只有学生的感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才会变得有意义。譬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就应凸显学生青春情怀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从感情的角度来把握课文的内在情感。因为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的情感与毛泽东在这首词作中的情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共同点来加以发挥,深入地挖掘出词作中所体现出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和词作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内涵

当下的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文质兼美”特色,在形神兼备的同时,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因素:爱国爱民之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执著的信念,单纯的友谊,真诚的痴情,兄弟之情,对社会黑暗面的愤青之辞,感天动地的悲壮,缠绵悱恻的情怀,凄婉的哀叹,恣意的欢笑,毫不做作的宣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这些丰沛的感情应充分地为语文教师展开情感教育打下了基础,也是与其他课程无法媲美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这种优势,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以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这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例如,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从表面上看,以小狗为描写的对象,实际上写的是人。作者从包弟的身世来反映出当时整个时代的特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正常,人性中出现了变异的现象,而这又会导致诸多事物走向毁灭。当然,这样的理解也并不全面,还应该从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展开,即还包含着一层自我反思的意义,即作者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优越性,从而更深地反映出作者沉重的心理,近乎严苛地自我解剖。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包藏着的悲悯、歉疚以及忏悔之情,让他们深深地受到心灵上的震撼。这也达到了文章情感教育的目的。

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自己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的真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以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教学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中)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新课程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