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篇”不厌倦

2013-04-29 19:14姚晓华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平台氛围选择

姚晓华

摘 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寻找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途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以获取广博的知识。

关键词:课外阅读;氛围;选择;平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人生最美好的光阴莫过于青春少年,“读书须趁少年时”,探索和求知就在于他们打开书本的那一时刻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5~6年级学生需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但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像海绵吸水那样真正做到“读你千篇不厌倦,飘香书墨染童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一、营造氛围——润物细无声

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浸润在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1.环境布置溢书香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每天阅读一小时,今天你读了吗?”在校园或班级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经典诗词,读书宣传海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这些话语就像一面面的镜子,时时启迪着莘莘学子遨游书海,刻刻提醒学生以书为伴。学生沐浴在书香校园,假以时日,相信他们能很快驶上读书的轨道。

2.资源开发齐共享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读书,必先要有书,可学生的藏书毕竟有限,“校园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为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拓宽了阅读的渠道,使他们能随时进行自由的阅读。有了这个“后粮仓”,或许每个学生都能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我的图书室是我心仪的花园”了。

3.“书香家庭”亲为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据说,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让孩子去舔一下粘上蜂蜜的《圣经》,从小让孩子感觉到“书甜如蜜”。欧美社会也一直保持着一种传统:一家人在晚间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那种温馨的场面令人动容。而在我国,与家人共同阅读的氛围则比较缺失,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捧起书的这个行为,胜过千万句的说教!

二、挑选书目——众里寻他千百度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目前图书市场是鱼龙混杂,有高雅的文学作品,也有低俗的读物。小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比较差,读物的选择大多凭自己的喜好,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语文老师和家长责无旁贷。

1.双剑合璧,育与趣并存

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能让读者在书中的悲欢离合中引起内心的共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感染。正如巴金所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

例如,童话名著《木偶奇遇记》通过匹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出他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并借此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匹诺曹的故事给孩子们以有益的教诲和艺术的感染,相信孩子们的整个身心一定融入了那个瑰丽的童话世界,读完这本书一定会受益匪浅。再如金波的《蓝萤火》:“那时每一个夏夜凉爽如水/常常会飞来一只只萤火虫/那幽幽蓝光很美很美/映照着我第一个童话梦//我拥坐在外祖母身边/……”这拨动心弦的文字,给当代儿童一个唯美而充满了爱的审美世界。

2.博采众长,名与新兼顾

中外名著灿若星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人对话,与大师交心,与圣哲论道……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很多名著经过时间的沉淀,不仅没有失去色彩,反而会因为时代赋予的内涵,焕发出崭新的魅力。读《西游记》,领略孙悟空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读《鲁滨孙漂流记》,品尝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不屈不挠;读《三国演义》,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于青少年而言,大量阅读文学名著,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养的行之有效的行为。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贴近孩子生活和心灵的新作品,比如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五三班的坏小子》等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对曹文轩、郑渊洁等当代作家的作品也是如数家珍,他们的书籍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是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

3.各显神通,独与共混搭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所选读的书目也必定是五花八门。我们不要有太多刻板的限定,不要看到他们读的不是传世经典就“大惊失色”,担心他们会“误入歧途”,不要因为他们看的不是适合小孩子看的读物就极力制止。那种“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的陈规陋念已经落伍。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读的书。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自然阅读兴趣与热情也就萌生了。

当然,正所谓“独学无友”,假如仅仅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行为,就会少了很多的乐趣,也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此,教师亦可创设共读的空间,让学生一起在《上下五千年》中求索,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里沉醉,在《唐诗宋词》里吟诵……与伙伴分享阅读,共享课外阅读的成就感,不亦乐乎?

三、铺设平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很难自始至终保持读书热情,易让课外阅读流于形式,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学生铺设阅读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种平台或载体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根据需要不断丰富。只要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心灵的对话,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应该“浓妆淡抹总相宜”。“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通过交流与分享,彼此的思想观点在相互碰撞,加深阅读体验,积累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阅读活动涟漪泛泛,灵光闪闪!

1.“图书漂流”春意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给学生搭建多样的交流平台,我们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读书活动创造条件。像在全校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犹如一座桥梁,架起他们读书交流的通途。活动前,鼓励学生将自己“漂流书”,填写清楚推荐的理由,可以是内容的介绍,可以是精彩的片段,自己的收获与感想等。“图书漂流”中,他们有的流连在书摊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本书是自己的旧相识,有的卖力地吆喝着哪本书精彩……他们对自己淘到的“漂流书”也是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翻看,津津有味地阅读,“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情日益高涨。通过漂流的资源共享,好书传阅的范围更广了。

2.“书香长廊”墨飘香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学生阅读时总会提醒他们把欣赏的词、句或段等摘抄下来,可总感觉学生不甚乐意,甚至有的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习惯有关外,缺乏巧妙的交流空间也难辞其咎。要想让阅读之火越烧越旺,没有足够的“东风”怎么行呢?“书香长廊”就是他们“十八般武艺”的竞技场。我们定期把学生的成果在“书香长廊”展出,看:他们的读书笔记不拘形式,或写、或摘、或画、或剪、或贴;有阅读过程中的点滴发现、感受、困惑,还有“妙点赏析”“读后随笔”……这长廊飘散着学生的墨香,他们在分享读书的成果时,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浓浓的读书热情也就能持续不断地保持。

3.“童心书简”书声琅

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实践、体验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童心书简”系列活动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我们可以举行阅读竞赛、诗歌朗诵会等,以“班级赛诗会”“美文共享”“故事汇”“好书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呈现,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百花园,在文学的世界里,带回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梦;从诗词曲赋里,带回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他们在书籍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他们生命之初的内蕴更增添一份灵性!“读你千篇不厌倦”不再是一个美丽的梦!

参考文献:

[1]童小燕.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艺术初探.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2).

[2]张彩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小学教学参考,2009(18).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平台氛围选择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