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语言知识”部分在语音、语法与话题三个方面的修改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阐述了一线教师为达到这些标准所面临的困惑及原因,介绍了作者为解决这些困惑所做的尝试——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教学 语言知识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作了不少修改。通过两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对照,捕捉《新课标》“语言知识”部分修订透露出来的重要信息,可以明显感受到《新课标》对英语语音、语法与话题的修改,凸显英语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对当今初中英语教风学风的矫正意义匪浅。这些修改对初中英语教学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具有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明确语音教学的目的
《新课标》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教育部,2012)。画线部分这几个字的修改,不是为了表达更清晰,而是为了体现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目的:读音规则与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工具。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如果学生能“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就掌握了学好英语的工具。
然而我结合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初中生学习英语靠鹦鹉学舌,离开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就不知所措;背诵单词时死记字母顺序,会漏写或多写某些字母,经常出现诸如“pencl”“morther”之类的错词;经常给英语加注汉语拼音或汉字,如给“Good morning”注上“狗的毛宁”等。这些现象表明在小学阶段学英语一至六年不等的初中生并未掌握英语的读音规则与音标。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2001年版的《课标》“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的影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采用示范、带读等方式进行语音教学,强调单词与短语的拼写,忽视对句子、意群的语流教学,单词的读音规则与音标教学处于空白状态。二是有的教材过于淡化语音教学,教材中很少甚至没有语音教学的内容。以我所在的厦门地区使用的教材人教版《Go For It!》为例:该教材的编写以话题功能为主线,语音及音标教学内容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话题中。教师缺乏系统完整的语音教学材料是不争的事实,而没有将语音教学材料作为抓手,语音教学往往变成“走过场”,“哑巴英语”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新课标》的要求使习惯于语音教学“走过场”的一线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什么时候教、用什么教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两个问题。我查阅了语音教学相关的著作与资料,确定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初中起始阶段的一个月是英语语音集中教学的最佳时机。于是在2012年9月担任七年级英语教学之初,我按《新课标》“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的要求,尝试自编语音教学材料并付诸实施,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字母的音标和简单的读音规则,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从26个字母的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并适当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如字母A有5种常见的读音,分别是/ei/name、/?覸/dad、/?藜/sofa、/a:/card、/?蘅/watch;字母B则只有一种读音,是/b/book,等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读出26个字母及其常见读音,而且能了解字母与音标的区别。
其次,以5个元音字母的读音为主线,把七年级上册的单词按某个元音的读音编写成句子或段落,要求学生进行单音素拼读,让学生初步分清长、短音与开、闭音节。如在教元音字母A时,我编了以下几个句子(画线部分配音标):I have a watch and a baseball. I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class. Linda often has bananas for breakfast. 学生在学习语音规则与音标的同时为后期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最后,呈现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在感受句子语流、词块的同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例如Better late than nev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East or west,home is bes等句子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节奏、音节的划分等语音知识,还能为日后的书面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语音教学使多数学生初步了解了英语的读音规则。在后期的单元教学中,我继续结合每个单元的话题进行语音教学,持续不断地引导他们依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并流利地朗读句型与课文,帮助他们掌握学习英语的工具,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恢复语法教学的地位
《新课标》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增加了“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教育部,2012)的要求。我认为:《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兼顾语言的流利性(fluency)和表达的准确性(accuracy),将还语法教学以一席之地,回归语言教学的本质。
受2001版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育部,2001)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以为“任务型”课堂就是不停地开展活动与完成任务,很少甚至根本不讲语法,结果学生热热闹闹地活动完后,无法及时分类归纳,将规则内化并运用已有的语言规则进一步学习(陈金秀,2008)。在“任务型”教学途径风行的近十年来,初中英语教学过于强调“流利性”,于是出现了“学生说得很溜,写出来全是错”的现象。然而语法是构建英语知识大厦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陈仕清,2006:338),语法知识是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支持系统。因此,我尝试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创设不同的语境,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或任务,引导学生在语境与活动中习得与使用语法规则。
例如,在七年级学习可数名词的单复数时,我先在讲台上放置一些文具、几种水果及几件日常用品,依次拿起一个苹果和两个橘子说:“This is an apple.These are oranges.”同时把上述句子板书后简单解释其单复数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介绍桌上的东西。讲台上的物品直观地表现了名词单、复数的概念,学生通过介绍很快就理解名词单复数形式了。接着,我先示范用不同的句型谈论桌上的物品,如:“I have a ruler.I have two pens.”“A cup is on my desk.Two books are on my desk”,然后大声问:“What do you have? Whats on your desk(in your schoolbag)?”要求学生说出他们桌子上或者书包里的物品,达到“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境地。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语法教学必须置于真实的语境与合理的活动中,这样才能兼顾语言流利性(fluency)和表达的准确性(accuracy),并达到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准确地表达或与他人沟通。
三、弥补安全教育的缺失
《新课标》在五级知识目标的话题项目表里增加了一个话题——“安全与救护”,该话题下有“安全守则”、“意外”、“急救”“自我保护”(教育部,2012)四个子目录。《新课标》此次增加“安全与救护”,是一种英语课程人文性的体现,更是对以往《课标》对安全教育与人文关怀缺失的一种弥补。
安全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而是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中,但安全教育与学科教学脱节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二:教师们认为安全教育与英语学科教学没有关系,持“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安全教育是德育处、班主任、保卫科的事;二是现行教材中与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很少,教师忙于完成教材中的内容,无暇顾及《课标》未提及的、教材之外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安全教育应警钟长鸣。《新课标》制定者通过增加话题“安全与救护”弥补《课标》(实验稿)对“全安教育”的缺失,英语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会学生一些必备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一些基本的自我防护技能。例如九年级第四单元What would you do if...?的引入新课环节,可以先呈现火灾、溺水、交通事故、地震等意外伤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如:What would you do if we had a fire?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friend drown? What would you do if an earthquake happened? 思考完毕后由教师讲解这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使学生知道发生这些意外伤害事故时应如何救人或自救。在选择补充阅读材料时,也有必要收集一些有关“安全守则”、“意外”、“急救”、“自我保护”的篇章,让学生在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
《新课标》是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经过长期调查与研究,结合我国实情精心制作的一个行业指导性文件,主张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将引领初中英语教学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因此《新课标》的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值得一线教师细细研读,因为只有遵循《新课标》的指导,教学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1:19,第1版.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1:19,第1版.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20,第1版.
[4]陈金秀.初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英语教师.2008(12).
[5]陈仕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38.
[6]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1:97,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