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让孩子的心灵跃动

2013-04-29 00:44顾雪芬
考试周刊 2013年64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

顾雪芬

摘 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诵净化心灵。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诵教学 朗诵指导 审美教育

朗诵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通过熟读、背诵,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有效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诵训练,加强对朗诵的指导。

一、指导朗读,感受语言韵律美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的指导要精,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训练的细节要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教师每一次指导学生朗读时都要考虑到朗读训练的要求、指导方法、读后如何进行评价等。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练习。例如教学《雨点》时,朗读第一句“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启发学生想象平静的池塘,一点儿波纹也没有,从而读出平静的感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睡觉”的安适,从缓缓流淌的小溪中,联想到人们散步的悠闲自得;“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用多媒体播放江河奔腾的场景,让学生联想平时赛跑的样子,进而读好“奔跑”一词;“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借助小雨点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又摔到浪底的图景,让学生读出跳跃的欢快来。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和自评、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和热情,读出诗的语言美,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二、反复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则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作者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北大荒的天空、原野。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空中几缕流云、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到:“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从原野上的植物的笑、唱、燃烧体会到“原野的热闹非凡”,进而由衷地感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三、教师范读,进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庐山的云雾》、《九寨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如《庐山的云雾》:“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云雾弥漫山谷,它是……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不但浮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景象”,“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也油然而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雾刚刚还是……转眼间这神秘的色彩就变成……”;“明明是……没等看清楚,又变成……”神秘感诱发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着自然的美。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中,而教师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让学生入境入情,从而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产生美的共鸣,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四、学好朗诵,享受高雅艺术

学习艺术能提高一个人的品位,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可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学朗诵,在他们看来朗诵并不是艺术,只是说话、只是语言表达。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其实,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说它是艺术是因为:首先朗诵者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文章内容、文学形式,通过朗诵可以让人接触大量优秀的美文,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艺术境界和素质内涵。其次,朗诵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地把语言文字艺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它的二度创作,需要朗诵者不断地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来实施,大量的朗诵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而艺术本身就是把思想、境界、情感、技巧综合表达。再次,朗诵是朗诵者将自身作为载体来创作声音艺术作品,无需借助第二载体。为此,朗诵更直接,更具有感召力,它能把一个真实而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直接表达出来。一次好的朗诵所带来的震撼力,绝非其他艺术所能达到的。所以,学好朗诵,就是学好语言表达艺术。

总之,为了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有必要在小学生中开展朗诵活动。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借助这一艺术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获得艺术享受,有必要开展朗诵活动。朗诵可以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郁舒琳.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2]戴宝云.小学语文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王连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3(7).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荷塘月色》为例探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缺失
论阅读教学之审美教育方略
墨香满园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