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皎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略,介绍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到社会对语文教育的空前重视,人们改变了学习语文没有多大作用的错误看法。学习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的热潮涌动,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大体分为两个板块:一是阅读,二是作文,而30%的学生都认为阅读只是理解文字的皮毛,也就是从篇章的最底层开始理解有人认为阅读就是单纯地识字,若把“阅读”真是理解成这样,那么阅读岂不是可有可无,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阅读”的准确定义是: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类对文字与文段和整片文章各个阶层的认知、理解与感悟,从而以共鸣的方式对整篇文段中产生一种具体和抽象、详细与省略的阅读贯通和阅读方式,因此,阅读不仅仅只是文学上的一种文段的分析方法,更是一种信息模式的转载和理解(表面注释与内涵注释),从而演变成一种新型的文字题材进行多元化和整体性的理解。因此,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广播报刊,其都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用心理解和领悟,从而让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潜入我们的内心之中。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首先,阅读在语文中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和考察方式,其中能够考核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感性意识与直觉理解性。某些不擅长文学阅读理解的学生就不能在很快的时间里理解难度较大的文段(主要的抑制性是阅读速度较慢、理解文字表面意思较慢、深层次的想象与猜测较慢),因此,这一类学生应当通过简易的文段理解和阅读,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培训的学生。其次,阅读除了要求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理解,还需要从眼、鼻、耳、口、舌五官融合一体地认知,这是建立在心与文字的交流和悟性之上的,从而在阅读中外产生悟性,当然,这样的悟性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大量做阅读限时训练,也需要教师逐步引导。例如朱自清的《春》,如果说不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的话,就不能感受到文中创设的春雨之宁静,春风之柔媚,春花之瑰丽,春草之嫩绿,更感受不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学生的悟性需要不断地培养和认知,以多层次多感官的方式具体理解抽象的物质,并且运用多种感悟的方式塑造文学的魅力和亮点,并且以独有的情感感知文字的奥秘,从而在累积丰富经验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再次,要采取多元教学的方略,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需要将学生、教师、课本有机融合,实现彼此之间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实现动态互动。在这一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性交流模式,重视合作和探讨,形成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重视知识的积累,领悟情感,达到对语言的品味,强化实践的目的。鉴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功利性较突出,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不高。教师在讲解的文章时,规则相关俗套,降低文学作品魅力,因此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需要被重视。对于文章而已,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鲜活的形象,情感丰富,意境完美。文章具有多面性,诸多审美因素的集合构成了文章,教师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分析,避免分解,使得学生整体性地了解文章的内在美,展现精神魅力,使得其受到美的震撼。文中所有客观事物的出现,都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事物的不同描写,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层捕捉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表达。例如,在进行《故都的秋》文章讲解的时候,将其定位为典型的情景交融的文章。教师可采用感悟法,促使学生回忆起秋天的景色,然后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朗读,在行文中感受读者所体会的秋天的景色,加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读,秋的萧悲情自然呼之欲出,较之生硬地按照教师用书解释,效果要好得多。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三、结论和期望
对于文学而言,其与数学不同的是,它与生活更切合实际,也是一门基本的语言学工具学科,除了与地理历史政治贯通以外,还与素质教养息息相关,语文教养应该关注于“教学、培养与价值观念的主要向导”,因此,学习语文需要以自主的方式和教师正确思维的引导加以领会和感悟,以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贯穿于整体性的学习中。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观念上,都是仅仅把课本内的知识点全部为学生讲解完,然后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把知识硬生生地浮现在脑海中,直接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且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展现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层次感,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回味无穷、津津有味的审美人文素质与审美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