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善
时值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执行新课程标准之际,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生物教学和内心感受,谈谈其中论题之一,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本质。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调查、推理、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体验的学习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发挥其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本质特点本质有三:一是其问题性。问题是其起点和核心,亦是其最终目标。能否创设情境,提出具挑战者性和吸升力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根源和动力。二是其过程性。探究学习重结论,更重过程。只有在过程中,学生才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锻炼各种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发展智力和思维。三是其开放性。它重知识,,更重能力卜重认知,更重情感体验;重问题的解决,更重方法的掌握。因此,在评价时,重问题的多向性,强调其开放性。
2、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狭义地理解课程,以为课程即教学内容,忽视课程的过程性与生成性,教学即为有组织、有计划地讲解和学生机械地听、记、背讲义,一种“填鸭心的接受学习无形中形成了。而今教改的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处理好两者关系,是首要条件。笔者在教学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以下两种不良现象,供探讨。
一是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有人认为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窒息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情感交流,应该否定。因此,把课堂改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天地,全盘否定接受学习。我以为,这不妥。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前人的结晶。我们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会成为伟人,而站在巨人的脚下是小人。教学中,我们也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去探索每一个知识,体验每一个情感。即便如此,不见得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而会因烦琐而厌烦,或因不实而抛弃。有些知识是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和体验,只需点拔、收集和接纳;有些一目了然,唾手可得;有些概念和规定是人为约定的;有些知识探究受社会、家庭和学校各种条件限制等,皆不宜进行探究学习。其实,这次教改,并没有全盘否定接受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其中“过于”二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脱轨。二者的基本理念过程、方式、特点等不相一致,甚至有些方面切然相反,但在一节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它们并不是势不两立的。相反,它们是切然不可分离,相辅相承的。特别是针对生物知识探究时,只可能对一个问题一个方面探讨,相关一些未知的,或直接体验,或教师点拔、讲解,或资料解读,或学生间交流等。其中直接或间接的接受性学习应是所有中学生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一节内容,多个知识点,应当在探究中,肯接受;在接受中,贯穿探索。
3、探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关系。
在教学中,有个别生物教师认为,生物是一门自然的、实验的科学,,其探究性学习即为科学研究。这是扩大了探究学习结果的作用。从思维、行为等方面看,二者类似。但探究性学习必竟不是真正的科学探索。除了时间不允许外,而且其价值取向、目标培养、具体过程等皆不一样。前者重开放性的结果,更重有序的过程;重科学本质认识,更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独立技能,更重师生交流。前者是后者的模仿阶段、预习阶段、渐进阶段,不算其实质性阶段。它们有着相互联系,更有质的区别,切不可把二者等同。
4、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实际生物教学中,有少数生物教师,将实验探究等同全部探究。这不妥。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其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探究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它不仅包括实验,更有观察、调查、查资料、推理、实习、模拟、回忆等方式,同时,这些探究方式又相互交叉,灵活相通。一种方式不行,或不太好,还可以换另种方式。
5、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探究学习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体,是其最大优点。但也不能将教师作为客体看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教学的主体,影响和促进学习主体。这是探究性学习特点,教师先行地位和职责决定的。它追究问题的诱惑力、吸收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追究学生的赞同性和知识的导向性。无一好引导者,亦无开放性的结论点评;无一好的组织者,亦无好的学习过程(特别是针对一群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或儿童);无一好的合作者,亦无好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和精准的适当点评。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在其中的潜在作用和实用价值。一个充满诱惑、恰如其分、悬而未决、痒而不止的引导;一个精简而明了,精典而开放的点评;一个和蔼可亲、尊敬而可近的交流,皆可让学生兴趣大增,欢愉而学。此何而不乐?
6、探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实践。
生物,作为一门观形态、重规律、强理性、近生活的自然学科,确实是最易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更能灵活运用多种探究方式的。平时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学生运用它,同时把它与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灵活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性、独特性和先进性作用,改变过去接受学习贯彻始终的局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这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生物教学的切实需求。当然,要自如的贯穿和使用这个基本思路更难。
综上所述,倡导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生物学是势在必行,同时也应与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学习生物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