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冬梅
【摘 要】教师要有详尽的解构时代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时代的基本特色;教师要结合段落文章背景,分析特殊的段落语句在相对语境中的意义;教师建立一个有趣味性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文讲解 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5
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这是一个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进行课文讲解,这一领域中,高中语文教学具有较其他阶段更强的特色,所以本文中笔者主要探究高中语文如何进行课文讲解:
一、从简单的语言文字入手
虽然高中生属于语文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但是简单的基础性东西仍不能丢,在讲解课文之前虽可不必如小学、初中一般将关键的字词从课文中单独提出来进行誊写、抄写、听写。但通读课文,将较为关键的字词,如生僻字,难写、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加以标注,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通常,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完成:全班通读、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诵,或几个同学分段朗读、对于较长篇幅的文章预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快速阅读等,当然,也可以由老师自己朗读或是带领大家一起诵读。
二、语文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有了好的目标才会义无返顾地前进,就教学而言,在讲解文章之前好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让教师有好的思路进行讲解,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层次接收更为清晰、易于理解的信息。比如在设计《祥林嫂》教学目标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同时学会怎么样在作文的时候学习本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好处;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3、了解祥林嫂的为人,了解时代的背景。
三、对文字表面的问题追根溯源,保证深刻理解知识要点的背景
正如一件事情一样,发生的背景,主人公是谁都很重要。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讲解也需要让学生对文章的作者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譬如讲授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有如下的问题将会使这首诗变得充满无数可能:
①杜牧是何许人也?其诗风格是怎样的?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段拾得旧物的事件,这样是在怀古吗?
③在单纯地叙述问题的背后作者有没有隐藏自己的思想?
如果不详细地讲解全诗的背景、相关的信息以及关于诗人的相关资料学生对诗歌的含义的理解可能就产生极大的偏差,因此教师需要详细地介绍相关的问题:“杜牧,是一位晚唐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格主要分两种:一是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二是抒情的小诗,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意境深远。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所以,这样便会引导学生向较为符合历史符合诗人心绪的方向思考、探究。可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是多么重要,当然达到这一点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在课下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找相关的资料,也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上作简略的介绍。
另外,文章创作的大时代背景同文章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同样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是为了方便学生联系相关信息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及掩藏的文章内涵,而前者则可以让同学们在大的背景下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对作者风格和作品内涵的进一步把握,而且通过这样的梳理有利于将同一时代的相关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有一种全局的理解和把握。在课文学习中,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很重要,但是,这并不代表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就不重要。有时候细节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意。而且细节所表现的东西更能够打动人,体现作者细腻的心思和想法。正如很多时候老师会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勾画出一些经典的句子一样,这样点面结合的形式更能突出重点。
四、教学生动形象化
首先,语言要生动,如果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平铺直叙的语言,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出现打瞌睡,走神等情况。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使用好的教学语言则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一般而言,教师可以使用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文教学语言;可以使用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的语文教学语言;可以使用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的语文教学语言;可以使用含蓄幽默,耐人寻味的语文教学语言。对于这几种教学语言,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交替运用。
其次,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活动化。所谓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非老师一个人在演独角戏,上演“老师说来学生听”的独幕剧。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呢?依笔者之见,提问作答和讨论这两种方式最为常见也最为有效。首先,提问作答可以是教师问学生问题,对于某些细节,对于某些主题,学生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观点。让同学主动提出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既有效地为理解文章做准备,也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利于对症下药。然后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人多力量大,讨论的范围和深度可能更佳;也可以是同桌讨论,小问题里也许也可以探讨出高深的解答。
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行比较或者借用读书卡这类趣味性稍强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可以让同学们仿照一些文章,借用大家们的手法和技巧写一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进行知识要点的丰富。最后也要注意循序渐进深层拓展。由此及彼的将相关或相对应的文章进行必要的对比,或是将同一时代的作品还有创作风格相比较,或是把不同时代的人物及其作品对同一问题或相似的问题的看法进行对比。注意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过程,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分解时代背景和联系生活实际,考虑特殊语境,综合作者感情,全方位地对课文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