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2013-04-29 09:30鲁婉婷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鲁婉婷

摘要:本文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等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武汉汉江滨水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在旅游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模式、在旅游开发中期(发展期、稳定期)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状综合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远期(滞长期、衰落期、复兴期)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城市滨水区 旅游开发模式 武汉汉江

目前,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开发主要从城市设计、水体功能、景观设计、以及传统文化保护视角下进行了研究,对其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是对滨湖和滨海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内陆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涉及较少。武汉是一个内陆城市,滨水资源非常珍贵,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的滨水旅游需求高涨,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十分迫切。武汉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把武汉建成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的战略目标。湖北省政府也把汉江综合整治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针对武汉汉江滨水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1 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

1.1 概念体系

1.1.1 城市滨水区的内涵。城市滨水区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随着滨水城市的发展而显现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城市滨水区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之中。目前关于城市滨水区的定义比较多,而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为: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根据毗邻水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海、滨江、滨湖三种。本文实证研究中的武汉汉江滨水区则属于滨江这一种。

1.1.2 旅游开发模式的内涵。旅游开发模式的内涵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探讨,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笔者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旅游开发模式是指在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赋存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形成或确定的该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旅游开发的总体方式。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是指以城市滨水区作为旅游开发对象,在分析其区位条件和资源赋存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形成或確定的该城市滨水区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旅游开发的总体方式。

1.2 理论体系

1.2.1 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普遍被学者们公认并推广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由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提出的。他提出的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六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努力促使滨水区保持吸引力,延长其发展稳定期,防止衰落期的到来,或者在衰落期到来之前,未雨绸缪,进行再开发,实现更新换代,使滨水区步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对城市滨水区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认识,是合理选择旅游开发模式所需考虑关键要素。

1.2.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是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抽象经济空间概念衍生出来的。此后,布德维尔将增长极理论转化为地理概念,提出形成增长极的一组工业可能在地理上聚集于一个都市区域。在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又称发展极、生长极、增长中心,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增长极不仅本身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正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开发实践当中。在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中,在旅游开发初期,应用增长极理论将那些旅游资源品位高、区位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基础好的景区、景点作为旅游增长极来培育,集中力量重点开发,从而带动其他景区、景点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增长极理论来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成为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

1.2.3 点轴理论。我国学者陆大道在中心地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点轴理论。他认为“点”是各级中心地,对各级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由于轴线及附近地区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且有较大发展潜力,又可称为“开发轴线”或“发展轴线”。点轴结构的形成经历一个时间过程,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点轴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空间结构构建,特别是旅游资源(点)和旅游线路(轴)的组织设计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点”是滨水区各中心、重点旅游景区(点);“轴”是指滨水区各中心景区之间的联结通道。随着滨水区中心景区的发展,“点”的扩散辐射作用增强,形成次一级的旅游中心景区,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新的旅游增长点之间又出现新的联结通道,形成新的轴线带动滨水沿线地区旅游的发展。应用点轴理论来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称为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的采用使滨水区内几个旅游中心景区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旅游轴线,从而推动整个滨水区旅游的发展。

2 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开发基础

2.1 区位条件分析

武汉汉江依托城市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也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是我国六大中心城市之一。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公里。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十"字结构,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2.2 武汉汉江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规定,经过对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资源调查表明,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单体有7个主类、20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8个主类、34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的87.5%、58.8%,23和9%。

2.3 武汉汉江旅游资源评价

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本文采用保继刚的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该模型主要是将旅游资源的评价定义为对资源价值的评价,评价的指标主要为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对核心旅游资源单体的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以75分以上、66-75分、56-65分、56分以下为标准,汉江(武汉段)旅游资源可分为四级:一是具有世界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南岸嘴、古琴台等;二是具有全国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汉江、汉正街、晴川阁、龟山、月湖等;三是具有省级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集贤村、琴断小河、龙王庙、四季吉祥新农村社区、白鹤嘴等;四是具有地方影响潜力的旅游资源,包括临嶂山、索子长河、盛博彩色植物园等。3 武汉汉江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

由于武汉汉江沿线各景区、景点的旅游资源现状、市场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其旅游开发不能采取全方位的开发方式,必须考虑到其生命周期规律实行非均衡式开发。因此,按照武汉汉江部分重点旅游资源专家评分,合理确定各景区、景点的开发时序,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武汉汉江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如图1)。3.1 导入期与探索期的旅游开发模式

在旅游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是应用前文所阐述的增长极理论,针对旅游不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形成极核扩散效益而采取的基本战略之一,它通过培育高品位旅游中心地(景区、景点),形成旅游极核,来带动周边旅游地(景区、景点)的发展。

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在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应首先选择区位条件好、要素价值高、影响力大的资源进行开发,根据各资源的总得分,选择得分大于等于80分,排位前两位的资源率先进行开发,即首先开发南岸嘴、古琴台两景区,形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两个增长极,重点开发南岸嘴使其成为江城地标和金融角,将古琴台及周边景点整合开发建设成为“知音文化艺术园区”。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日渐突出,开始带动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的发展。

3.2 发展期与稳定期的旅游开发模式

在发展期,实施(上接第138页)点轴旅游开发模式。点轴旅游开发模式是在增长极旅游开发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的,点轴模式中的点其实就是增长极模式中的极核,而轴是沿一定方向联结不同级别中心旅游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旅游景区景点带。采取点轴旅游开发模式,要合理利用已形成的旅游中心地(景区、景点)组合联结成旅游线路,优先开发线路上的旅游资源。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将评价总得分大于70小于80的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即综合开发汉江、汉正街、月湖、汉阳铁厂博物馆,重点建设形成汉江游轮旅游轴、近代工业博物馆旅游区和老汉口商贸旅游区,通过汉江游轮旅游轴带动周边旅游区的发展。随着旅游增长极和轴带建设的逐步完善,在旅游开发中远期(稳定期),可以实施全方位的网状综合开发模式,强力整合武汉汉江区域旅游资源,以汉江为纽带、以知音文化为龙头,以滨江休闲、乡村旅游为补充,打造“知音之河,武汉之汇,欢乐之旅”的主题形象,形成“一轴三区”(汉江游轮旅游轴、魅力都市观光旅游区、知音文化拓展体验旅游区、知音故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网状综合开发,带动武汉汉江滨水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3.3 滞涨期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发展进入滞涨期,会因为旅游者需求的转变或市场的变化而出现旅游地吸引力下降。为了保持吸引力,延长发展稳定期,防止衰退期的到来,旅游地应尽快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进行旅游地的再开发,实现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以使旅游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武汉汉江旅游开发而言,在其旅游发展步入滞涨期时,我们必须迅速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延长武汉汉江滨水区寿命,促使其进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

4 结论

笔者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模式等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武汉汉江滨水区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武汉汉江部分重点旅游资源专家评分,合理确定各景区、景点的开发时序,提出:在旅游开发初期(导入期、探索期)实施增长极模式、在旅游开发中期(发展期、稳定期)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状综合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远期(滞涨期、衰落期、复兴期)实施创新转型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操文斌.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及其景观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张守燕.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5.

[4]武汉市旅游局.汉江(武汉段)旅游总体规划,2009.

[5]国家旅游局.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技术标准运营策略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相关模型综述
校园道路改造工程生命周期评价分析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
创业企业阶段性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成长链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浅析中小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S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环境监测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