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2013-04-29 07:32何名芳
教育界·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阅读训练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何名芳

【摘 要】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现象常见于识字、写作或是阅读中,然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其实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且效率不高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阻碍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现象常见于识字、写作或是阅读中,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误区。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其实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且效率不高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不断从教学中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总结前文中提到的教育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和解决方法,进而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笔者教学中,紧紧依托这种思想并以之作为前提,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经过反复实践,笔者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小有成就。

一、激发兴趣,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爱不释卷,就如看到了精美包装的盒子,让人看了会忍不住想打开瞧瞧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同理,一段好的课前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产生极大阅读的兴趣。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这是小学生的一种奇妙心理,他们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让教师在课堂上顺利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对那篇课文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雨,一二起!”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被广为认同。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它是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过浅则容易导致孩子浮躁,认为文本解读不过尔尔。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牢记及遵守的准则。笔者认为,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已足矣,这时候教师还应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初步体会句中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短文。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也遵循他们年龄和接受能力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以学生为本,教师起引领指导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母亲,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而阅读训练中,教师应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理解句段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

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具体要求是:①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②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前文提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但在课堂中,仅由课前导语所激起的兴趣是难以保持到下课铃声响起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再者,创设意境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课前笔者都要根据文章体裁、特点,配以图影音等,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训练的方法远不止笔者在所总结的这些。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

猜你喜欢
阅读训练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足量阅读的现状和方法指导
试论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议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