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淑洁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做好导入教学的设计,以精心设计的导入教学力求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主要对高中语文课堂上导入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入教学;教学方法
一、故事、视频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视频来导入教学,这种方法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诗经》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导语:“在远古时代,那时的百姓都喜欢唱山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等,这些优美的歌曲广为流传,流传至今,也就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经》。”教师通过故事导入法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要了解优美的歌曲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则可以向学生播放百姓用唱的形式表达《诗经》的视频,与学生一起欣赏优美的画面和优美的歌曲,在一片闲适的环境中体会诗经里面传达出来的深刻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悬念、问题导入法,激起学生的疑问
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激疑法来激发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可采用设置悬念导入法,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鸿门宴》这一课,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语:“纵观历史,大家会对两个人很熟悉,有‘西楚霸王之称的项羽,另一个就是刘邦了。这两个人很不同,前者是破釜沉舟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胜利不断,也本该是有大成就的人;后者却是整日无所事事,就像个地痞小混混形象。可就是有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一个落得兵败名丧,乌江自刎;另一个却开创帝国伟业,君临天下。这样的结局其实在一场鸿门宴中就可以预测到了,同学们想一起来看个究竟吗?”教师通过这种设悬念的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学习。
三、感染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说,人的情感与人的思维是相互推动的,当人对某件事有了一定的情感,那么就会推动他的思维运转。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情感导入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来带动他们对知识的思考。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的时候,教师这样来设计导语:“欢迎你们这群来自‘江南古典小镇的孩子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走进散发着古典气息的江南小镇,一起来领悟一下另一番不一样的江南气息,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郁达夫笔下冬天的江南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通过这种情境感染导入法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最佳场所,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美景,感受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本课的导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等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导语更是能够产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可以使学生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对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可采用激发兴趣导入教学法,利用视频、音乐来导入教学;采用激发疑问式导入教学法,使学生利用设置悬念、设置问题等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主动走进书本里面来获取答案;采用情境感染导入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以一颗饱满的精神学习语文知识,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练奕君.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综述[J].考试周刊,2010(07).
[2]苏强.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罗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