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唯 杨勇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化学难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大力提倡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如何挖掘教学亮点,打造高效课堂意义重大。高中化学学习是枯燥的,如果能让学生领会到一些知识的亮点,一定会让他们对这堂课印象深刻,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心得,希望能给广大师生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挖掘亮点
一、教学中有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使化学教学和学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电视里面常常会播放一些购物类的广告,尤其是以厨具为主,动辄什么几件套之类的,大体就是以一口锅为主体,配以其他的附属,如锅铲、锅盖之类的。我们可以将以上生活理念引入到对实验器材的讲解。在化学课堂中坩埚的使用相比其他实验器材要稍显复杂,每次使用,都要涉及到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五件器材。在讲解实验器材坩埚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可以引入“坩埚五件套”理念,意思是有五件,然后,再联想到生活中的厨具套装的具体结构,相信这样的讲解绝对会让学生很快就记住,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将抽象转为形象
化学知识中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快速理解。如果可以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更为生动形象的实物,必将快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物质的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实际生活中的大米袋或水果篮——即很多小物品放在一起打包。将数不清的大米打包就相当于物质的量对微粒的处理,而一袋大米中米粒的个数就相当于每1摩尔微粒的个数。这样讲解,即形象,又生动。每种化学物质的分子组成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水果篮中的各种水果,如1摩尔水分子中含2摩尔氢原子和1摩尔氧原子,可以联想为一个水果篮里装有2个苹果和1个橘子,这对讲解物质的量中分子和原子数的内在关系效果尤为显著。
三、加强知识关联
四、追求实验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更重视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创新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焰色反应的实验中,如果单纯的按照书本上去做,效果一般。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蘸为喷——即把原来固态的反应物用水溶解,再按1∶1比例加入酒精配成混合液倒进喷壶中。这样对着火焰喷出来的焰色效果绝对震撼。再如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可以采用微型实验:用注射针筒作硝酸吸收装置,将铜丝装在针筒内部,这样在抽动活塞的时候就能让硝酸与铜丝接触,顺便还能观察到针筒内部产生的氮氧化物的颜色;反应结束后,可以将针筒内残留气体压进小号的盐水瓶中,盐水瓶中装有烧碱溶液,充当尾气处理装置,既环保又方便。
五、核心处理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也是令学生感到非常头痛的地方。如果真的按照书本上和资料上讲解的内容去理解这些内容的话,可谓是耗时费力,而且效果甚微。其实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只要抓住一条主线——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其余的问题可谓是迎刃而解。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分别研究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原子的变化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失电子能力(还原性)减弱,金属对应的碱的碱性也减弱;得电子能力(氧化性)增强,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即失电子能力(还原性)增强,金属对应的碱的碱性也增强;得电子能力(氧化性)减弱,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减弱。因此,只要把握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就等于理解了整个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变化,大大降低了对繁琐知识点的学习。
六、摸索解题小技巧
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节,有一种题型是让我们判断给定的不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如果用常规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去解题,会被计量数绕来绕去,极容易出错。下面我们用一种全新的单位“1”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举例说明:
七、歇后语认知物质
生活中有很多幽默搞笑的段子,如满嘴假牙——吃软不吃硬,老黄瓜刷绿漆——装嫩等。如果能将这些有趣的歇后语代入化学课堂,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过目不忘。如做萃取实验时,经常用的萃取剂是四氯化碳,学生们会忘记用苯作萃取剂也是可以的。这时可以这样衔接:做人不能忘本(苯)哦,一下子就会将二者同时联系起来。再如在有机化学醇与酚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区分二者的结构,可以引入如下一段话来加以区别:苯环套羟基——装纯(醇)。意思是苯环上直接连羟基是酚类,而非醇类。这么去理解,既好记又好笑。
八、小结
在大力提倡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用老方法去教学,既耗时费力,学生又收获甚小。打造高效课堂,从挖掘教学亮点做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化学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