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之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3-04-29 01:09:06李婷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数学教学

李婷

摘 要: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没有问题、没有思考,没有讨论,只有现成的结果,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提问的意识消失殆尽,求知欲望也逐渐降低,提高数学素质教学效率,简直天方夜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引导、鼓励,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是一门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如果说没有问题,那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式,也就不会有新知识的诞生,所以说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获取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问

学生因为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养成习惯。很多时候,就会出现没有什么可问的,甚至于就算是有问题,也不会主动问,而是惯性地等待教师的解答。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下一番苦功夫,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产生疑惑,从而诱导他们发问,在无意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并非易事。教师要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数字和公式设计成许多有趣的,学生容易并且乐于接受的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发问、思考,使得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因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而发问。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1.有针对性

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为了有趣而离题太远,

半节课过去了,重点还没有拉回来,这样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发问,而且还使得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

2.有适度性

不要故弄玄虚,让学生云里雾里,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情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如,均值不等式。有一大型的商场在十一节前要开展大型的优惠活动,准备分两次降价,方案(1):第一次两折出售,第二次三折出售。方案(2):与方案(1)的打折顺序相反,那么这两种方案,哪一个方案对消费者来说更优惠呢?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会想学,想要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收获。

3.有启发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具有引导学生深思的启发性。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另一方面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不要强行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二、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发问

学贵知疑,教师不但要善于设疑答疑,还应该鼓励学生质疑发问。以往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授占据了整个课堂的时间,出现学生有疑不敢问,或是有疑没时间问的情况。所以,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心理上消除畏惧,消除自卑,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去质疑发问。

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他能答上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发问:或是因为教师的严厉,也或是因为想要私下问同学,或是因为怕问题问出来会被别的同学笑话……对此,要想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学生宁愿问同学,不问教师?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地位平等,他们有着友好的同学关系,问起来更轻松。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加大对学生感情方面的投资,放下身段,走近学生,多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生活,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鼓励他们发问;其次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学生会怕同学笑话而不敢发问?那是因为生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差生难免会有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与人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自由的氛围,引导并鼓励学生从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却不是最后的目的。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教授曾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怎么回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么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应该要有问题意识,然后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发问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积极地思考,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吴松年.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04.

[4]刘经华,钟发全.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尔崧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7:22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8:53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