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党建”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

2013-04-29 12:53李素慧周晨昌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平台建设微博

李素慧 周晨昌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微博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给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微博党建(简称“微党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微党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高校有效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借鉴,拓展党建工作途径。

【关键词】微博;学生党建;平台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以高度的活跃性,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中。自2009年8月,新浪推出第一家“微博”服务以来,“微博”以其强交互性,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1]。微博的广泛使用,加强了信息的流动和传播,但同时也为各种思潮的涌入提供了舞台。这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积极地推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能够创造性地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开辟和拓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提高“微党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形势下凸显出来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党建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少同学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认识不足党性修养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相当一部分同学入党只是为了增加自己评优评奖、择业竞争的机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二)学生党员在校时间短,培养教育难度大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半左右。以本校为例,学校采取校内教学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第五学期就陆续开始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但是按照党组织发展原则与规定,学生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才能接收为预备党员,使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时即面临毕业走入社会的问题。这对于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来说是一个难题。部分高职学生入学时对党的认识还不够,到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升入大三,错失了入党的机会。

(三)学生学习党建理论知识主动性不足

当代大学生多因感觉党建理论知识“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个人发展没用”等原因,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性不足。除此以外,“党建理论难度大,难以掌握”、“有无信仰并不重要”等思想因素也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党建理论知识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四)党员再教育力度薄弱

当前,在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多注重入党前的教育和考察,入党后党员的教育力度多被轻视。院校党组织采取党课、各类党校培训班、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政治信念与热情。但是入党后就认为培养任务已经完成,忽略入党后的再教育管理,使得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解决,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休养不足,党性原则不强。

(五)高校党建缺乏有效机制

大学生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整体机制有待健全和提高。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和党外群众的思想工作缺乏量化的评估标准和考核;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尽管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整体来说,工作创新不够,缺乏活力;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设专职书记,无论是教工支部,还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是兼职,且支部党建工作任务繁重;学生党员多在高年级发展,在校时间短,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些都影响高校党建工作地有效开展。

(六)高校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有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通常把重心放在常规管理上,对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也不够深入。党建工作中多存在“党建工作者居高临下,说教为主”、“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大学生参与性不够”、“没有实用性”等问题,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同时缺乏实效性。

二、微博发展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微博时代,微博的作用日益凸显,因其及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成为舆论舆情传播的有效工具。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已达到网民用户比例的54.7%。微博的广泛使用,为微博党课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微博开展党课教育,为高校党建工作者打开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很多高校学生工作部门都已开始利用该平台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一)微博发展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所带来的机遇

1、拓宽了党建学习教育的平台

利用微博平台建立网上微博党支部,随时发布国家最新政策、思想,解读党的战略、方针,由单一的说教模式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情感交流方式,可以构建无缝隙的教育体系[2]。利用微博的即时共享性、丰富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可以将学习内容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覆盖面予以发布和更新,克服了传播教育方式的滞后性,实现由被动式向主动式、浅表性向深层性的教育方式转换[3]。充分利用微博的多元性,迎合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需求和现状,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局限,引发大学生共鸣。微博学生党建工作与传统学生党建工作在时空上形成互补优势,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是微博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微博学生党建工作是传统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平台。

2、改善了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由于受到时间、空间、手段、人员等的限制,工作形式比较单一,多为“一言堂”的灌输模式,往往以理论讲座、党员大会等载体形式进行,缺乏创新,且时间地点固定,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大学生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微博内容精简生动,形式丰富多样,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微博教育内容凝练,具有生动性、活泼性、易接受性。微博突破时空限制,教育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传播给学生党员,使学生党员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同时辐射到广大的普通同学,让大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对于不在校的学生党员,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4]。微博的使用,扩大了党员教育覆盖面,增强党内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丰富了党建的内容和形式

微博的超大信息量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资源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翔实,增强了党内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5]。同时,新媒体促进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形式的多样化,如利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门户网站开设党建博客、党员网络社群、书记微博等多种新媒介形式。当师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时,学生处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更易于接受和认同。

4、利于发挥党员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的高校党建以说教、灌输方式为主,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双向交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新时期,随着微博、博客等新媒体的普及,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迅速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90后大学生习惯于网络的双向、交互、平等交流,对于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要求更为强烈。利用微博平台的自由交流模式,党员的接受模式由被动式转变为内化式,有助于学习心得的交流,有利于优秀道德品质的内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学习党建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利用微博开展党建工作也加强了党员党外监督的力度,利于党员的自查和进步。

(二)微博发展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所带来的挑战

1、对党员的思想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和挑战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信息和文化的影响。当前,互联网已成为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媒介,微博的便捷、及时、共享性,为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干扰。信息自由传播、信息虚拟化、不良信息的泛滥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和冲击。这容易对党员的思想认识产生负面影响,给党建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2、对党员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挑战

学生党员在利用微博时,应具备技术和意识上的媒介素养。技术上的媒介素养包括计算机、网络、微博的使用,意识上的素养包括网络道德建构,思想意识养成,使用文明语言习惯等。微博时代,传者受众的双重身份使微博用户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更可能成为一名传播者。这就要求个人要有相应的媒介素养。一方面自觉地养成法律和道德,主动承担营造健康网络的责任和义务,坚决抵制随意制造垃圾信息。另一方面,面对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应该学会如何甄别、评价和选择。

3、对党务工作者的舆论引导和舆情研判带来挑战

微博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其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有害于学生成长的不良信息。微博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学生热衷于就社会和校园的热点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观点、态度,并随时传到微博。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学生通过渠道更广、速度更快的微博获取信息,进而快速传遍整个校园,容易形成巨大负面舆论。这对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宣传舆论引导和舆情研判能力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4、对党务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带来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网络平台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网络党建管理人才的缺失,造成了网络党建技术的滞后。在建立及运行微博的过程中,信息的实效性、安全性、长期性以及信息资源收集、整理、维护的复杂性特征,客观上需要一批既懂业务,又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人员适时进行微博的在线维护。但是,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专门的党建工作者,缺乏有力的微博维护机制。

三、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微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微博党建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微博体系的搭建尚未完成,平台出现单一化、简单化、使用率低、信息更新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更深一层次看,党建微博的宣传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微博舆情的预警、研判与引导机制的缺乏,学生党员干部管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等组织管理功能发挥不够充分,需要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努力的地方还有许多。

(一)微博飞速发展与高校党建微博的集体缺失

微博的飞速发展,影响深远,学生热衷于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但是高校党建大多没有介入微博的宣传,对微博的舆情引导认识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党建一线基本上没有开通官方微博,或者开通微博仅仅用于活动通知,没有形成统一的党建微博系统[6]。在各高校,微博管理人员大多是学生干部,甚至连微博的申请也是由学生以院系党建的名义申请,不进行实名认证,所有权不清晰。

(二)微博党建发展与高校党建现行方式的冲突

针对手机“微博”,一条刚发的信息,在两三分钟之内就已被转载至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和美洲、欧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对于传统的海报、报刊静态宣传模式,传统的资讯管理模式,传统的党内交流模式等,其更新往往相对滞后,这些都严重削弱了高校基础性党建模式的作用。尤其是面对微博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务组织没有顺应形势,及时借助微博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始终停留在落后的传统党建模式上,没有将线下线上的党建切实结合起来,影响了高校党建的实效性。

(三)微博服务多样化与高校党建微博阵地力量集中的矛盾

目前,国内开通微博服务的运营商众多,人人网、新浪微博、人民网微博等相继进入微博市场,而后的网易、腾讯、搜狐和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也陆续开通微博服务,大学生对于微博服务的选择具有多样化,大学生可注册一个或多个不同服务商的微博,导致对微博的全面监管难以实施,党员的网络力量难以集中。这给党建微博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变,也给高校微博党建的实施和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四)微博党建机制不完善

在现有的高校工作体制和考核机制中,有些领导把微博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仅仅视为临时性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整体安排。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够,致使高校党建微博平台构建形式化、简单化,不能适应微博的发展,难以在微博上真正贴近师生。加上内容枯燥单调、方式不灵活、形式僵硬、功能单一、内容全面性不够、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成效不明显。当前很多微博党建,缺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网络平台的吸引力、感染力还不强。

利用微博开展党建,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为党建工作者带来了挑战。“微党建”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党建的新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党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戴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微博模式的可行性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赵磊.探究借助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大学教育,2012(6).

[3]郭静虹.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谢涛丽.微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78).

[5]吴巧慧.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立体化党建平台建设探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7).

[6]吴秋霖.微博背景下高校共青团舆情引导研究[J].河南科技,2012(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平台建设微博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党建类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