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金钟
摘 要: 小学识字教学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和教学资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汉字;要鼓励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课内课外的识字活动中去,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要博采众长,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多元;趣味;自主;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小学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小学识字教学法是影响小学识字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识字教学法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还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前人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向江苏省有关部门申报了《小学生多元趣味识字教学研究》课题并成功立项。本课题试图构建一种小学识字教学的新方法,推进我国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改变小学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这个课题的提出,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
(一)我国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那么识字教学的现状如何呢?长期以来,小学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的广大教师。学生普遍识字速度慢,积累常用汉字时间长,认错字和写错字的比例比较大,致使老师们头疼,家长们不满。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在识字领域不断探索,先后研究总结出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和“注音识字法”。
l、集中识字。“集中识字法”的特点是以“集中识字为主,适当分散”;其核心是“集中”,“分散”是辅助。 这种识字法的优点是:注重汉字字形的生成性特征,引导学生将汉字归类并加以识记;教学时,依据汉字的规律,把音、形、义有内在联系的字分别归类集中编排在一起,学生依据规律识字,举一反三,有利于识字能力的提高;识字课上,教学任务明确集中,教学目标单一,识字量大,速度快。它的主要缺点是:第一,要儿童集中地记忆在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一批生字,难免单调乏味。音、形、义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中,难免有的字字形过繁,意义抽象,使用率不高,这又会造成新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如处理不当,会加重学生负担。如:连一莲一链一涟一鲢。第二,不是所有常用汉字都可以归到“类”里去,编写课文时很难照顾到这类常用汉字,总有一些生字不能及时运用和巩固,容易回生。第三,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不够精细,所学生字过早地归类辨识,反而容易造成混淆。
2、分散识字。所谓“分散识字”,是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在教学操作中,是“以随课文分散识字为主,部分集中”。这种方法注意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把小学阶段要学的生字分散到各个年级去完成,降低难度。因为是在阅读过程中识字,每课书识字量又不大,教师可以比较从容地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教学生识字,上课比较生动活泼,学生兴趣高,生字学得活,记得牢。“分散识字法”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这种识字教学方法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因为生字是随课文出现,就不能像集中识字那样充分利用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其次,因为识字任务分散,进度慢,受识字量的限制,课文不易编写。
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这种识字教学法的特点是:在读中识字;在写中识字;在用中识字。它的缺点是:第一,在“双读”中识字,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熟练的读拼音的能力,必须有认识汉字的自觉要求,必须有相当强的注意分配能力。这些要求是比较高的,因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上述要求,因而容易拉大学生之间识字的差距。第二,这种教材在双行阅读阶段尽管每课也提出一定的识字任务,但它的主要特点还是依靠学生个体的随机识字。如果对识字任务规定过死,要求过高,就会冲淡提前加强读写的试验特色。所以各个学生在一课中认识多少汉字,教师不易掌握,甚至连学生自己也不甚清楚,因而难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复习巩固。第三,由于对识字并不要求“四会”同步,却又提前要求读写,所以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容易读错字音,认错字形。
以上几种识字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影响和指引下,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识字教学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有些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趣味”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对“趣味”识字教学法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敦化市实验小学吴海涛、敦化市官地中心校吴海波的《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福建泉州泉港区沙格小学王美香的《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第5期),杭州市萧山区光明中心小学马秋芬的《尽情游戏,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5期),福建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黄玉平的《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等等。也有些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小学生“自主识字”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对“自主”识字教学法作了初步的尝试。例如,大邑县晋原镇五龙小学刘宇的《引导学生多渠道自主识字》(《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重庆市忠县马灌镇中心小学王中杰的《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的策略》(《现代中小学教学》2009年第5期),防城港实验小学陈华芳的《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7期),等等。这些研究工作者一般是小学一线语文教师,他们一般从实用的角度来总结他们在识字教学中的做法和经验,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他们的研究和总结一般不具有系统性,理论深度也不够。此外,他们往往只从一个方面来研究,比如,或只研究“趣味”法,或只研究“自主”法,不善于将两者甚至更多的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只发现以下两篇文章的题目同时涉及到“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宁海荣的《激发兴趣,拓宽渠道,自主识字——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2009年8月28日《武威日报》),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陶金琼的《自主探究,趣味识字》(《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第01期),并且这两篇文章分量很轻,深度有限,影响很小。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多元识字”,只检索到以下一篇:大连开发区东居小学孙福荣的《多元识字为识字教学开辟了新途径》(《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这篇文章仅有一页内容。在《中国知网》和《百度网》上检索“多元趣味自主识字教学”,同时涉及“多元”“趣味”“自主”识字这三个关键词的文章标题,一个也没有。这些都说明,综合运用不止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法来进行小学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界做得还不够,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更显得薄弱。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小学生多元趣味自主识字教学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自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教学方面有三个特点: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结合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识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我们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蕴涵和渗透着“多元”、“趣味”、“自主”识字教学的理念。
我们是这样界定“多元”、“趣味”、“自主”这三个核心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1、“多元”识字教学,即采用不止一种的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能根据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识字教学法。
2、“趣味”识字教学,即打破传统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将师生从枯燥、抽象、低效的识字教学中解放出来,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和教学资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汉字,既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又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3、“自主”识字教学,即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课内课外的识字活动中去,摸索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4、“多元”识字教学、“趣味”识字教学、“自主”识字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多元”识字教学为“趣味”识字教学和“自主”识字教学提供了可能和舞台,“趣味”识字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识字教学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趣味”识字。
本课题试图通过实验研究,使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着眼于汉字本身规律,革除以往枯燥单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法,转变识字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和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既使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的理念与新课标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把“多元、趣味、自主”六字作为识字教学的指导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吸取已有识字教学法的成果,摒除其弊端,总结出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识字教学的模式。遵循儿童认识规律,探索“趣味”识字教学的种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扩大识字量。探索和积累教师开发利用语文资源从事识字教学的途径和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
(1)理论意义:丰富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为小学识字教材的编写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范例。
(2)实践意义:这个课题是对小学识字教学的综合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以为小学识字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和范式,可以在更多的小学推广,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可以为其他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事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创设识字氛围为途径,探讨适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实施时,要注重识字的学法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重在课堂实践;要求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趣味识字中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要在语言环境中指导识字,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要博采众长,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模式,巩固识字成果。
在研究中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已有识字教学法如何扬长避短。(2)根据教学资源和教学对象如何选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法,如何在课堂上使用不止一种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法。(3)“趣味” 识字教学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在识字教学中怎样实施这些做法。(4)学生怎样才能获得“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中教师应起到怎样的作用。(5)在科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和培养这些能力。
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小学识字教学改革的实际和小学识字教学现代化手段的实施,“常谈”也能够“谈”出新思想,“谈”出新方法;这个课题的研究一定会推动小学识字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