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蔡风
摘 要: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教师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要服务于幼儿和家长,要让幼儿进步、家长满意。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发扬民主,让每一位幼儿都当家作主,管理班级;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亲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 班级管理;常规教育;评价;榜样示范
管理就是指挥和协调,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单位,管理工作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活动中。所谓班级管理,即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园内与班级有关的各种事物、资源充分运用起来,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达到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提高班组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
在幼儿园,担任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像我园这样的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跟不上,硬件设施比较落后,班级的幼儿人数也比较多,班主任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同时在保育方面又一刻都不能松懈,工作量是相当大的。然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对幼儿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天天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平时的教学与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孩子一片充满爱的天空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应该作为前提。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幼教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而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们打招呼。平时我都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我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所以有的孩子给家长提意见:“您干嘛老打我、骂我?我们老师可不这样,有事总是好好讲的。”
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更加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都要求自己尽快地熟悉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同时用真诚的爱心、表情、动作、语言去感染孩子。
二、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的常规如果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管理工作。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才更好。
《纲要》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1、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如何做和做什么。活动时,幼儿在结构区将积木乱扔在地上,经常会听到老师说:“不要乱扔积木,把积木捡起来!”如果教师采取另一种方式,比较温和但是坚决的方式,对他说:“这个篮子是积木的家,我们把地上的积木送回家。”如果幼儿同意的话,教师还可以和他一起收拾。换种说话的方式,得到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2、利用环境隐含常规要求
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在楼梯、喝水处、洗手处等贴上小脚印;洗手处还可以贴上洗手的顺序图;班级内用图案标明各个活动区域。在每个幼儿的茶具、毛巾用品上贴上标记,也便于他们辨认、取放。
3、运用榜样示范的方式
(1)树立以身作则的工作榜样
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绝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运用多种形式给幼儿以榜样示范
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游戏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又或者运用儿歌、歌曲进行渗透,儿歌简短精湛,而且琅琅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使用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的要领。例如:洗手的方法,每次洗手时我都要念儿歌:“乖宝宝,来洗手,先把袖子卷卷好,再把小手搓一搓,搓手心,搓手背,一二三,甩三下,最后擦干手指头。”这样,通过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洗手的要领,并且还知道了洗手时不应该玩水。“我是好宝宝,上课小手放得好,小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说话先举手,做个好宝宝。”孩子们在儿歌的氛围中慢慢掌握了上课的要求,都争先恐 后地要做老师的好宝宝。还有“音乐指令法”,是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这是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4、常规建立的一致性、持久性
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再花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济于事。例如,我要求小班的孩子玩滑梯时要排队,滑下来时要脚朝下,屁股坐着往下滑,我就会和其他班级的老师沟通,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们作出统一的要求,不然我班的孩子即使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了,看到其他班的孩子那样做心里也会不服气。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规,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三、发挥评价功能,调整已有规则
孩子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成长的,他们非常在意这种评价,所以在每天幼儿即将离园时我总要对他们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次快放学时,我给孩子们发小红花,当我问奇奇小朋友能不能得到时,小朋友异口同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他不能得到小红花呢?”童童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他今天洗手时把水浇到别人身上。”然然说:“他在厕所里打人。”檬檬马上补充说:“我还看见他把纸屑乱扔在地上。”孩子们对奇奇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问孩子:“那你们说说怎么做才能得到小红花?”大伙儿纷纷说开了:“要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不能随便玩水;不能打架;不能乱扔玩具……”其实,孩子对于一日规则是早有所知的,但是今天奇奇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引起了孩子的不满,事后我让幼儿再次讨论规则,这其实是在对已有规则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可见,在常规培养时我们要发挥好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促进规则的调整和完善。
四、实现家园共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明确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单纯地把幼儿园看成是幼儿的生活护理场所,对班级的一些规则不懂得遵守和配合,这就对班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明确幼儿园是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多种家园沟通方式,有利班级管理的开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认真看待家园共育这一话题。我们通过家长园地,校讯通,网络等方式,将一定的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配合开展指导。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设置了班级明星、班级周计划、月评价、家园共育等栏目,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家园栏充分发挥了作用。
教师对家长每天的接待工作,也是一种家园交流方式,这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对家长要做到热情周到,要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笑迎家长,笑送家长,做到口勤、手勤。
总之,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具备了对幼儿广博的爱心,对琐事有足够的细心,对班级事务做到处处用心,就能创造出和谐,使教师、幼儿、家长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这样,班级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稳,稳中求胜,从而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