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优势专业成立公司的思考

2013-04-29 00:44刘小平
职业时空 2013年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刘小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真正走上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不同的职业结构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依托优势专业自创公司的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优势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结构;公司

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大基本社会职能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为实现这三大基本社会职能,学校不可能孤立地闭门造车。企业则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联系社会的窗口,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尽快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领导者,学校是实施者,学生是接受者,共同成为知识和生产的创造者。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的具体情况,了解企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详细要求,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没有深度的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就无从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就难以科学持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难以构建。

一、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创办公司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聘请专家来院校辅导、实地调研、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等等。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最受广大职业院校喜爱的一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企业向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岗位,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充分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专业。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专业究竟采取哪种人才培养的模式跟不同的职业结构有关,职业结构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非常大。高等职业教育专门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我国技能型人才所需的技能主要包括两大因素:一是智力或知识因素,二是技能因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能岗位,对两者所要求的结构比例是不一样的。例如制造业有利于分工,需要从事繁琐的手工操作,对技能的要求会相对多一些,类似于这种行业的人才培养特别适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而服务业比如外贸业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智力知识的运用,更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职业结构并不适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虽然像外贸类专业有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同样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是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甚少有公司能够提供实质性的工作岗位给学生熟悉外贸流程,更不用说与外商产生实质性的接触。

目前大部分此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践学习主要采取实训课、聘请专家来院校讲座、教师去企业挂职等手段,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机会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只是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其职业,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还是相距甚远。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依托优势专业自己创办公司,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二、高职院校自己创办公司的作用

针对偏智力型、经验积累型的技能岗位,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实习周期短,无法短期内为企业创造财富。而高等职业院校依托优势专业自己成立公司则不存在上述矛盾。高等职业院校创办的公司一般都是基于优势专业成立的,其定位是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于一体,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经营性公司。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实训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促进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作为一家公司,它必须精通市场化运作、创造财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公司的作用在这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从学生方面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需要在真实的工作背景和职业环境中,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公司的成立为学生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提供了真实的工作背景和职业环境。

在实践学习中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训练、指导和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实践运用,不断锻炼具体岗位技能,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通过实践中不断学习,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员。

当然,上述功能在学校的仿真实验室中同样可以实现,但是对于职业道德的培养,仿真实验室则不具备真正的社会性。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学会面对现实的社会,了解市场竞争意识,顺应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学会团队合作等等。

从教师方面讲,高等职业院校真正需要的是具备深厚理论知识、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对于这方面特别注重,所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企业毕竟不是学校的,尽管学校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方便,但矛盾冲突总会有。自己办公司,指导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进度、自身特点等都会得到充分的考虑。同时教师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增减教学内容,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公司的发展需要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依托优势专业成立的公司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公司的技术骨干是有着坚实理论功底的教师,他们服务于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密切接触,坚实的理论功底加上深厚的实践基础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能力的提高。而科研水平能力的提高使得教师在公司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技术革新等方面有着独到的创新,更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其次,在创新日益系统化的现代社会,创新必须是跨领域协同合作的。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该专业外,还有其他配套专业,不同专业的教师团队合作,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假以时日整个学校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将会不断提高,公司会不断创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有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育人和创收两项重任。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时服务社会与创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履行的使命。过去,我们总是在片面地强调社会对教育的无偿援助,但是社会需要的是效益,不可能总是单方面的付出,而两者的合作则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益。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在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历史上无法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就是培养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服务地方经济。公司的成立很好地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效益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创办公司的优势与弊端

1.高职院校创办公司一般是基于优势专业创办

公司能否成功创办,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宝贵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而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质就是教育与社会生产的有机结合,公司的创办真正找到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突破口。首先从人力资源方面看,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实训设备、人才选用方案等各个方面都尽可能与社会接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学科,一般均拥有从学历、能力、职称等角度合理配置的教学科研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都要求领导力强、双师型、科研成果突出的人才担任。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为公司的创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其次从技术方面看,高等院校每年拥有很多的经费用于科研项目,其中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主要关注于应用性科技研究,这些科研项目产生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每年高校取得的科研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比例不到1/10,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与市场的脱轨,市场中的大部分企业不明白科研成果的价值,不愿意冒险,而学校不知道如何推销已有的科研成果。高等职业院校自己创办公司则弥补了上面出现的问题,很好地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2.高职院校创办公司具有丰富的人脉资源

首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曾经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中大部分人活跃在该专业领域内,甚至成为该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可以为母校成立公司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帮助;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他们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很多教师是从一线工作岗位中来或曾经在企业挂职过,积累了不少人脉,这些为公司的成立能够提供不少帮助。

3.高职院校创办公司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

高职院校创办公司与其它公司的目的不一样,注重盈利是一方面,但是更注重产生盈利的过程。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延续。通过公司的创建,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工作中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学生一方面从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中获益,同时在公司实习,零距离接触生产一线,直接受益。这些都有利于公司的良性循环。

虽然高职院校创办公司有诸多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创办公司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这么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主要关注的是教书育人与学术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创办公司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公司的创办是依托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创办的。优势专业一般在师资、经费、科研、配套设施、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支持优势专业创办公司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顾自身实力如何,盲目上马很多公司,最终只能导致更多资源的浪费。

其次,高职院校创办公司除了自身具有一定实力外,还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相吻合,没有好的外在条件,公司同样很难长远发展。例如依托国际贸易专业成立外贸公司,当地在地理位置上并无港口、码头或工业上并无独特的出口产品,公司就算成立了,也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

最后,高职院校本身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学术发展,创办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而高职院校创办的公司虽然是依托于学校这个主体,其实质仍然是一个社会竞争主体。如何实现公司的稳健经营,同时又能保证实习、科研的顺利开展,也就是教育与创收两不误,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结 语

高等职业院校基于优势专业成功创办公司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等于是把学校及优势专业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让市场来评价学校优势专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优势专业在市场这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进则退,迫使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改革自己,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优秀学生,创新出满足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文.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办学科性公司的思考[J].湖

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 仪秀芳.论高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基础组建外贸公司的

可行性[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5).

[3] 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创新.鲁昕在教育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J].汽

车维修与保养,2011,(3).

[4] 陈雄俊.学科性公司—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

要环节[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11).

[5] 及进革.高等职业教育创办企业是产学结合的最佳途径

[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6]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工程指标体系研究项目课题组.

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调研报告[J].广东教育(职

教版),2011,(3).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浅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