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华杰 陈广
【摘要】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极易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这些社会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相对剥削感增强、心灵空虚感加重、不安全感加重、心理正义感削弱等,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等途径来应对。
【关键词】心理和谐 和谐社会 精神支柱
心理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心理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广阔的社会活动中,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就会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动力。我国正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怎样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照,因此需要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在改革中,就需要社会成员心理和谐,达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共识,汇聚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事业的发展。
心理和谐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改革使得对外交流和联系日益频繁,国外的技术和思想迅速传入国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水平有所不同,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思维方式就会有差别。稳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求社会各个系统按照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运转和生产。因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和谐心理,人们就会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响应党的号召和政策,为实现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和谐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生命个体,人在社会实践中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社会实践中扬长避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由此带给人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很容易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遭到淘汰。如果社会成员养成健康和谐的心理,就会在挫折中越挫越勇,百折不饶,形成积极进取和顽强拼搏的斗志,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今社会心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相对剥削感增强,社会矛盾容易激化。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也造成了人们的心理落差,如果处理不好这些落差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将会激化社会矛盾。比如,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一些人认为自己在改革中获得的利益比别人少,感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别人占有,因此出现了怨恨社会分配不公的心理。同时,贪污腐败之气加重了人民群众对改革中出现的不良风气的不满,从而使他们产生对社会和党的憎恨心理。如果这种心理长期得不到化解,在社会群体中就会出现大面积的传染现象,从而引发暴力现象、仇富事件等,对社会的经济稳定发展会有消极影响。
空虚感加重,社会价值观的迷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观念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建构,导致了社会上人性扭曲、公德丧失的现象增多。这种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崇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这种空虚茫然的社会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被解构,现有的价值观不足以撑起人们心灵的窗户。
不安全感加重,造成了幸福感的缺失。由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是满足感比较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人们原先比较安稳的生活一下子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伴随失业而来的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和焦虑,从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就业迷茫。
正义感削弱,社会冷漠心理蔓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知识分子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所占的比例在缩小。因此,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更倾向于关注知识分子的利益,而占全国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话语权式微,某些合法权益没得到足够重视,从而对国家的公平正义产生怀疑,继而心理失衡。
这种在政治上的心理落差也会反映到社会生活层面上。由于人民群众的正义感削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纵容了社会违法乱纪的现象。比如助人为乐反被冤枉的现象,挫伤了部分社会成员助人为乐的积极性,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下丧失了活力,滋长了社会成员的冷漠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构建心理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
完善分配制度,为构建心理和谐奠定经济基础。归根结底,人们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关系的变革引起的,自己所期望获得的利益与自己本身实际所得不相符,而导致了心理落差。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且社会成员由于社会分工和资源占有等条件不同,收入也有不小差别,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因脑力劳动所得收入与体力劳动所得收入之间的差别呈扩大化倾向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此,面对社会发展的形势,国家在贯彻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时,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有效合理的分配方式。利用税收等财政杠杆调节居民的收入,打击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不法行为,取缔行业垄断的不法收入,减轻两极分化的倾向。在普遍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在生活事业中拥有舒畅的心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民主政治,为构建心理和谐奠定政治基础。政治生活的民主,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必要条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改革中对经济结构怎样调整,都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公民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信访制度在过去保障公民权利所拥有的作用,与时俱进地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保障公民的监督权、表达权、知情权等落到实处,及时解决公民内心疑惑,积极处理公民的纠纷,防微杜渐。同时注意减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精英化倾向,切实保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加大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力度,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拥护党的领导,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先进文化,为构建心理和谐奠定思想基础。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影响我国公民的价值取向,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空虚和混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期具有了新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此,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社会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为构建心理和谐奠定心理基础。改善客观条件虽然有利于疏导社会心理失衡等现象,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个人的主观能力来疏导心理压力,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人们生存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让许多人感到茫然和不适。因此,在完善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客观条件的同时,要注重对生命个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抗击打能力的培养,提高公民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在国家的管理和服务中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疏导心理压力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心理的形成。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于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培养健康积极稳定的心理,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形势。在今天,人们不仅要面临生活工作压力,还要面临生存危机。由于过去认识的不深入,导致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加重了生态危机。总之,只有培养和谐的心理,才能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注释】
①郭玉云:“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1页。
②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心理学探新》,2010年第4期,第27页。
③潘砚青:“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5期,第98页。
责编/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