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满意率的影响

2013-04-29 12:05:15王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王玮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3年6月儿科门诊收治的24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在输液中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率分别为82.50%和9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及家长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输液;头皮针穿刺

静脉输液是儿科门诊及病房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也是临床用于抢救危重症患儿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迅速控制和改善患儿病情,且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静脉输液作为一项侵袭性操作,易引起患儿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加之患儿脂肪丰富、血管较细等因素,则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而给患儿带来疼痛等不适感,处理不当则会引发医患纠纷[2-3]。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维护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是目前临床护理的重点[4-5]。本研究对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取得的满意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3年6月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共240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11例,年龄均在3个月-5岁,单次输液时间均在60-120min。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为(3.01±0.23)岁,疾病类型为呼吸道感染55例,消化道疾病41例和营养不良者24例;观察组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为(2.96±0.21)岁,疾病类型为呼吸道感染57例,消化道疾病40例和营养不良者2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头皮针穿刺进行常规静脉输液,其中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保持治疗室内的干净、整洁及安静,为患儿及家属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通过对治疗室进行适宜的布置和设计,消除患儿的恐惧情绪并转移其注意力。(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其对静脉输液的正确认识,同时与患儿家属进行耐心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患儿进行亲切交流,消除其对护理人员和静脉注射的恐惧心理,通过讲故事或播放音乐或卡通片等方式消除与患儿的隔阂,并转移其注意力以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3)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力求做到稳、准、快,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静脉输液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等;同时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4)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输液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并协助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头皮针的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及输液外渗、出血、头痛和头皮刮擦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结果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值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率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率分别为82.50%和9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7%和77.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临床观察可知,两组主要不良事件为输液外渗、出血、头痛和头皮刮擦等,其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和给药途径之一,可使药物快速达到病变器官,发挥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性,其对刺激的适应性较差及对治疗不能配合而容易引发各种不良事件,因此儿科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关注的重点[6-7]。临床研究表明,疼痛感应程度与自身的情绪关系较大,因此改善患者情绪可明显降低其对静脉输液的疼痛敏感度,而输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减少其疼痛发生及输液渗漏的发生[8]。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取得患儿和家属的信任是目前儿科护理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9]。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5月-2013年6月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一次性头皮针的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2.50%和94.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输液外渗、出血、头痛和头皮刮擦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0]。

综上所述,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一次性头皮针穿刺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输液痛苦,提高家属满意率及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乐. 观察护理干预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作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541-542.

[2] 霍丽春,李迪,李一梅.关于小儿门诊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的几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0 (3):187-188.

[3] 张新爱. 小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23-124.

[4] 陈育存.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4):24-25.

[5] 梁敏. 情绪认知理论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的情绪分析及心理干预[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5):610-611.

[6] 周益明. 小儿静脉输液中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2013,26(5):233.

[7] 迟玉芬,王国宗,焦彦,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4-6.

[8] 杨玉金.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09,1(2):119-121.

[9] 刘小平,陈翠珍,罗秋平. 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0,31(22):3785-3786.

[10] 张红英. 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6):78-79.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浅谈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及预防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8:00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7:45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