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社区干预进展

2013-04-29 23:38施雪芬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冷链流动

施雪芬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加快,人口流动成为一种趋势。上海本地儿童和外来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水平存在极大的差距,甚至削弱了上海人群的免疫屏障,导致流入地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上海流动儿童主要来自贫困农村,由于家长们受教育少、文化层次低、造成了他们卫生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和对预防接种认识不足,使流动儿童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接种率低、建卡(证)率低、认识低、传染病发病高,已成为一些传染病的主要对象。因此,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及干预,成为当前预防接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社区干预后,接种率明显提高。

2 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

预防接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牵涉到各方面,尤其是儿童家长,他们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需求、满意度等直接关系到预防接种的顺利开展[1]。据调查显示,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态度和是否接受过有关儿童预防接种的知识宣传;接种单位有畏难情绪、服务不到位和宣传力不足,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缺乏;政府部门不重视、预防接种经费不到位等是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

3 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干预的对策

3.1 对流动儿童的管理

3.1.1 社区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部门协作:各级政府要遵循“政府负责,社会参与、部门配合,法制保障”,对流动儿童实行现居地管理的原则。

3.1.2 社区增加经费投入、充实预防接种人员队伍:保障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3.1.3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立法步伐:建立健全法规,我社区实行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托、入园和入学的制度,促使了流动儿童及无预防接种证者自觉到接种单位接受预防接种,并办理预防接种证。

3.1.4 摸清儿童底数、掌握流动儿童动态:我社区发动预防科全体人员每年四次进行地毯式的排摸,建立0-6岁流动儿童登记。各村协管员发现新来流动儿童及时上报给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便及时了解流动儿童的变动情况。

3.1.5 加强宣传力度。可尝试亲情提示、同乡教育、宣传栏、电子屏幕、家长学校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使人民自觉参与。

3.2 实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

3.2.1 完善信息网络,满足了公众对健康的需求 按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要求,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镇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经培训合格的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使计划免疫人员工作有人承担,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

3.2.2 规范接种行为,实施安全接种 由于采集集中定点定时服务形式,从接种环境、消毒条件、实施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保证服务质量,确保预防接种安全。

3.2.3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接种机会,提高预防接种率 规范化接种门诊每周开诊次数多,时间长,给儿童接种机会大大增多,方便了群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3 加强预防接种人员业务培训

3.3.1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3.2 实行接种前体检、询问病史制度。

3.3.3 接种疫苗必须做到“三核对、三询问、三查、告知”。

3.3.4 接种疫苗时做到准确掌握受种对象。

3.3.5 接种疫苗后观察15-30分钟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3.4 疫苗管理

疫苗分发和供应:我社区向区疾控中心订购,不得向其他单位或个人分发疫苗。

疫苗应用时应当遵循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疫苗的接收建立真实、完整的疫苗出入库记录:定期核对疫苗进出账目,日清月结,每半年盘查一次,做到帐苗相符。

疫苗的运输与储存: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效期分类码放,疫苗的收货、验收、等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5 冷链管理

冷链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使儿童得到有效接种的重要措施,我社区在冷链管理方面做到:

冷链设备专物专用、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冷链设备,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

对冷链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定期检查、维护。

3.6 接种率的监测

社区领导每季度进行免疫规划的接种率调查,包括,适龄儿童的建卡、建证、情况。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发现问题,分析影响接种工作的原因;通过接种率评价,可以确定接种率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上级部门制定有关免疫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7 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3.7.1 目的

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调查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3.7.2 资料收集。一是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二是预防接种资料。包括疫苗及冷链管理方面资料、在实施接种疫苗时的情况、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等。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

3.7.3 处置原则

①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

②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③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4 儿童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实施

我社区2010年第一家参加上海免疫规划信息管理试点。试点表明,系统操作简便,可满足各级预防接种服务、信息监测和管理的不同需求;数据的采集和识别以儿童唯一编码为基础,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流动儿童的数据交换;提高了预防接种信息报告质量和预防接种服务的工作效率。

5 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干预后的进展

按照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干预后,我社区预防接种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健全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通过一年四次的大规模排查及有关部门的协调,能够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动态;三是通过广泛的宣传告知,有效地提高了流动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接受预防接种的主动性;四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显著提高。我们分别对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的1-4岁流动儿童七苗调查率对比,前者卡介苗、乙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流脑、乙脑疫苗接种率分别为51.3%、46.6%、80.6%、79.4%、80.2%、76.2%、63.1%,建卡率57.85%。后者分别为85.3.1%、93.9%、95.7%、94.4%、96.8&、96.3%、95.8%,建卡率99.5%,由此可见我社区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是切实可行的。

领导重视,是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保障: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单靠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力量,不可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中心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工作口号:不讲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只要真抓实干,再困难的事情也能办好。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需多部门协作:规范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仅靠卫生部门远远不够的,需要争取多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6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1 政府、部门参与不够,人员抽调不足。

6.2 流动儿童家长意识淡薄,甚至拒接接种是预防接种的难点。

6.3 加强预防接种人员的责任心,平时要多深入流动儿童较多的村庄主动搜索,及时建卡建证。

7小结

通过几年努力,我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显著提高,提高流动儿童家长自觉为孩子接种疫苗的意识:只要把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到位,家长真正体会到了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就会变原来的被动接受服务为主动服务,接种率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爱庆,陈万庚,唐小妹。1542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况调查[J]1中国校医,2005,19(1):48-491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冷链流动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