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
【摘 要】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而且三者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状态,很难界定出各自的内涵、性质和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教育涵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必须从社会规范和社会需求来决定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社会规范和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要随之做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育管理 校园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07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育人,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颁发之后,各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三育人”工作不断提高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自办特色的“三育人”工作模式。本文仅就”三育人”工作的一些理论与认识问题,与大家讨论商榷。
一、正确认识高校“三育人”工作的现实意义
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而且三者始终处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状态,很难界定出各自的内涵、性质和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教育涵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必须从社会规范和社会需求来决定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社会规范和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要随之做相应的调整。
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如何育人,育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坚持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的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决定了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靠谁去育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育人的主客体是不相同的。学校育人的主体是教职工,客体是学生。也就是说在学校这个范畴内,教师、管理干部、后勤职工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肩负着育人工作的责任,教师“教书育人”,“管理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构成高校“三育人”工作格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由我国高校机构客观存在的教学、管理、后勤三大系统所决定的。但是,现在有不少学校,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却存在着一种单纯的“教书育人”观点。他们在育人工作中,无论是发文、作指示,还是下通知、安排工作,只讲“教书育人”,学校“三育人”变成了“一育人”,似乎“教书育人”就是学校育人的完整定义。至今,一些学校的领导还没把“三育人”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还有不少教职工对育人存有偏见,或认为自己是教书的,育人是政工干部的事情,或认为自己是管理服务者,育人与己无关,或认为教了书就自然育了人等等。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对“三育人”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解和片面的误导所致。
如果我们对育人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三育人”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解,其结果必然是阻碍“三育人”工作的深入发展,以至引入歧途。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学校内,教学、管理、后勤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谁也离不开谁,缺一不可。他们的任务虽各不相同,目标却是一致的,都肩负着育人工作的重任。只有教师、干部、职工三者形成育人工作的合力,“三育人”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为建设和谐育人环境作出有益工作。
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与方法
单纯的“教书育人”观是错误的。同样,对育人主体不分主次,也是错误的。高校育人的全过程,就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显然各系统、各部门的教职工都紧紧地围绕着育人这一崇高目标,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对学生施加影响,但其主渠道却只能是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这是由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独特的优势所决定的。其一,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是这一阵地的主导力量。他不但通过课堂教学,还可结合”第二课堂”的活动,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其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教师在学生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年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是教师完成学校育人工作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高校要出色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的任务,首先应抓好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育人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点工程来抓。
强调了“教书育人”的主体不等于放弃其它育人方式,对于管理和后勤这两个渠道来说,就是要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并将此纳入高校”三育人”工作总体规划。管理干部是指管理系统各级党政干部,他们虽未在教学第一线,但却负有领导和组织全校”三育人”工作的重任。他们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关系到高校”三育人”工作的成败,同时他们自身的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也直接给广大学生以重要影响。因而必须在他们中间强调“管理育人”。后勤系统职工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并且与学生频繁的接触,因此,他们的优质服务和文明风尚,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高校“三育人”工作的定位和实施
“三育人”工作是以行政还是以工会为主,这是亟待明确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三育人”工作中,应该形成学校党委的领导,行政主抓,工会配合格局,这个关系是由高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一方面,在某些尚未把”三育人”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的学校,“三育人”工作多年来一直由工会承担,这就在某些同志思想上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学校工会应是”三育人”工作的主角。但从实际效果看,即使工会再努力,也不可能使”三育人”工作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氛围,更不用说把”三育人”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和其他一切活动中。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校工会的同志,一向积极主动地挑着”三育人”工作的重担,一且学校明确了自己的重要职责,将”三育人”列入学校的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一时又不知道工会该如何当好配角。还有一些同志片面认为,工会当配角,就不能充分发挥积极主动作用。所谓主角与配角,是指在学校”三育人”整体工作中,党政工各自所处的地位而言,并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就主角与配角各自来说,都必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学校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自觉配合学校行政有关部门,结合工会组织的自身特点和广大师生的需求,认真做好“三育人”工作,为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和培养合格人才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