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之我见

2013-04-29 00:44王世富
南北桥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语文

王世富

【摘 要】本文主要粗浅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出初中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谈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76

在数字化信息化越来越成为现实的今天,信息技术本身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正一天天地成为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也必将成为现代教师和学生必备的一门用来进行教学与学习的专业技术,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必将替代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发展是不可遏止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所有语文教师不得不面临的唯一选择。这种整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信息技术在冲击旧的教学观念,淘汰旧的教学手段,跨越过去不敢想象的教学空间的时候,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维和生存方式,形成巨大的发展空间。整合前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只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整合后,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的很多就是我们以前也未掌握的知识。教师只有本身掌握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只有尝试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成果,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操作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时时处处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单元计划、教师演示文稿、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要以此为基础。

2.要突破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的思想方法,用联系的、多学科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

3.要有创新意识,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以创新为荣;

4.要有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能够打破常规解决问题;

5.要有创造能力,由于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继承前人已经创造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还要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并善于综合、交叉、开拓新领域,发明新成果。

6.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愿做有益于社会的人的献身精神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干、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与技术整合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我们的试验操作应切实做到使它姓“语”,这就要求我们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一)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常常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读万卷书”,没有“行万里路”,对生活,对反映生活的文字、声像、读物的理解就是十分有限的。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去加强生理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读物的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二)朗读训练依然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主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个性特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朗读训练的教学,便谈不上是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成功的示范朗读,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有时甚至是朗诵或表演,都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情境,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物及人物的神志特征,揭示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便是简要的说明文字,也可通过朗读的情绪,揭示作者的内心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予可以为朗读频添色彩,如配乐、配画朗读,让朗读更具艺术美感,但这决不能代替学习者自身参与的朗读实践活动,所以我们也应该杜绝语文课堂上只闻打字声不闻琅琅的读书声的现象。

(三)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学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们注意其中的有机联系、一体化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它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方面要从书面文字中去领悟作者的立场观点,即所谓还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感受作品的真善美,也即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反之,语文的教学活动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语言到语言,那就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召力的语文教学,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应用

(一)课文学习

《岳阳楼记》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借助网络进行教学,内容当围绕熟读成诵进行,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总体设想是以理解促诵读,以诵读促理解,读而有感,感而能发。教学步骤分为“诵读”和“研读”两大步。

1.诵读

首先欣赏Flash制作的课文朗诵,此课件由教师在网上搜集大量岳阳楼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结合配乐朗诵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动机,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

然后在教师的诵读方法指导下,学生自主诵读,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文章翻译、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开头的 Flash 课件欣赏、诵读。此课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学生可选择整篇或分段进行欣赏( 有画面、音乐和朗诵 )或背诵( 有画面、音乐,无朗诵 ) 。在随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诵读竞赛中 ,学生表现得非常踊跃,效果良好。

2.研读

首先对上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检测,练习在网上进行,即时在网络上判定成绩,即时给出提示,教师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可加以个别指导。

然后教师指导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从文学角度、历史角度、现实角度出发,结合本网站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论坛上发表,教师即时在论坛中整理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协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师简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上网搜寻资料,如何展示学习结果)后,学生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发布学习结果。

(二)名著研读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让学生选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如初二上学期是《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学期是《西游记》、《名人传》,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相关的研读网页。

研读网页内容包括:《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名人传》全文;作家作品相关资料;专家研究的论文;网上有关的精彩贴子;有关电视剧本、连环画、动画;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

事实证明,名著研读网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以案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专家论文对引导研读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为实现大纲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综合性学习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为课程计划中一项新的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都往往无法把握其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尝试建立了一个研究性学习之窗的网页,帮助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是最适合在网络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个别化异步辅导,能使学生与校外的专家、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后,分工合作,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在网上、社会上进行调查,积极收集材料,整理,加工。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学生的初步成果已经在网站中以FrontPage网页、PowerPoint演示文稿、Word文档等形式展示出来了,其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仅从题目即可对学生思维的活跃、研究的广度略见一斑——《中国戏曲初探》、《中国民俗研究》、《中国酒文化》、《古诗词中的花》、《古诗词中的月》、《古诗词中的女性形象》、《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我国西部沙漠化的探究与思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不能忽略。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简单地接受或被动的工作,任何手段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手段都是好的。”我们反对把课堂搞成视频演播,反对因电教媒体大信息量呈现而形成新的“注入式”教学,反对以模拟替代最具学科特色的实验。

提倡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因为其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企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是绝对落后的,更不意味着现代教学手段将完全取而代之。其实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优越性的一面:教师优美的、富有个性的书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和审美,这是计算机规范化书写所无法比拟的;课堂中教师富有启迪性的语音和体态语言的暗示,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模仿力和亲和力,这是运用多媒体音像所无法收效的;语言文字自身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只能靠师生真情的交流、细细的品味、心灵的感悟来实现。如果仅凭形象的画面根本无法展现,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二者要相辅相成,优化整合。

1.教师要恰当应用计算机并将其融入现有课程,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师要与同行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在培训中、培训后要以小组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做新课和讨论的方式学习。

3.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计算机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与创造的应用工具——仅仅是一种应用工具,会应用计算机来辅助学习而不是单纯地去研究计算机。

5.使用现有的各种教育、商务和工业用机型、软件,特别是免费软件。

6.重点在通过“动手”去学习如何准备有新意的课,使教师能有效地将计算机用于课堂教学。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我们必须勇敢地肩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推进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师教学更轻松,最关键的是使学生学语文更有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和搜集处理语文信息能力。随着我们进入空前复杂的高科技时代,语文教学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并不是语文教学任何时候都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会取代语文教师,因为只有人类自身才能传递精神火种。我们要一只脚牢牢地踏在传统语文教育的基石上,另一只脚切实迈向现代信息技术的未来。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语文
【学科新书导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