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科的有效备课

2013-04-29 22:50刘大忠
新课程·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历史

刘大忠

摘 要:提出有效备课在于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发展,设计好三维目标;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学生便于学习的学案;做好学情调查,选择好教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做好课后反思,再备课。

关键词:历史;有效教学;有效备课

目前,我区“有效教学”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效果显著。备课有效与否将从根基上决定教学的实效。传统意义的备课实际就是“背课”。“背课”者省略学生,直奔教学设计,每步都仔细雕琢。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快点以文字的方式定下教案,然后背熟教学环节。走进课堂,畏手畏脚,一切都是预设,缺乏学生的灵动、课堂中的智慧。顺顺利利地上完一堂课,新的“背课”又将开始。那么,符合新课改的“有效备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发展,设计好三维目标

比如,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把目标解读:知识与技能——识记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复兴银行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制度化、体系化;阅读引言史料分析美国战后野心,提高阅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比较英镑体系的崩溃与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思考外交活动与经济实力的关系;探究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结合《布雷顿森林协定》内容辩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的影响,提高探究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图表分析、问题探究、学会多元比较、史论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二、科学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学生便于学习的学案

教材是落实课程改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要结合课标和三维目标设计,广泛利用校内外、互联网等课程资源,最终为学生提供便于学习的学案。比如,在讲“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时,学生明显对中世纪的历史、西方封建时代的议会传统不是很了解。我则利用网络,找到一些文字资料,还有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历史》选段,学生就比较容易学习“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

三、做好学情调查,选择好教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新知识都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所以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必须由教材转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学情调查的方法有很多,我在实践中结合学案,提前发,先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思考。基础的知识自己做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这样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本可以掌握。

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就可以比较好处理下面的问题:(1)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2)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3)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4)哪些地方对学生而言可能是难点,需要组织讨论。相对应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法指导。比如,需要学生自主发现的,就可采用目标导学法。在讲“戊戌变法”的经济背景时,我就设计了“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并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一句一句概括,抓住关键词。

四、做好课后反思,再备课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使备课更完善的一种有效措施。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次)课,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经验总结。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学完后的反馈来反思。实践中,我在小结部分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疑难问题,有什么要求或意见等,也可以找几个不同层次学生问问他们这堂课的情况。其次,自己也要反思自己。我这堂课效果如何?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我采取的策略又是什么?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学水平动态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备课必须走出老的套路,一切从实际教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效备课,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亚明.反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无效备课现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历史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新历史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