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忠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76—01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实现知识上的突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体会。
1.引疑激趣策略。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别致,使学生有趣味感和新鲜感。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猜准某个事物的价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桌相互猜生日,看谁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的生日?
2.设置坡度策略。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教师设计问题应考虑以上四个“解答距”级别,也就是要设计出有坡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习题,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
问题1 1+2+3+…+100=?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学生可以解决。
问题2 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Sn?从特殊到一般Sn=(a1+an)+(a2+an-1)+……
问题3 (a1+an)=(a2+an-1)=……是否成立?
问题4 按例3中的分法把n项两项两项分为一组,可分多少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取决于n的奇、偶性。
3.巧设悬念策略。悬念能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案例3:今天以后的22012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唤起了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的认识冲突处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心理,能激发起学生不断探求的欲望。
4.以形助数策略。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案例4: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x)。画出函数f(x)的图象,并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
学生在完成此题的过程中,通过作图,找到特殊点,然后再确定x<0时f(x)的解析式。在完成此题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尽一步发问:此方法可以推广吗?对一般的奇函数也适用吗? 若f(x)为偶函数又该怎么处理?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那么该题目的解决过程就显得丰满、充实。
5.联系实际策略。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主义,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案例5: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风速平均每小时增加2千米/时,4小时后,沙尘暴经过开阔荒漠地,风速变为平均每小时增加4千米/时,一段时间,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少1千米/时,最终停止.结合风速与时间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y轴( )内填入相应的数值;
2.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
3.求出当x≥25时,风速y(千米/时)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笙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