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流程

2013-04-29 11:47韩世昆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通感喻体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一、背景音乐: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清新悠扬,给学生情景氛围。

二、教学目标:(幻灯片放映)

(1)知识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揣摩语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4)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本课时着重语言美。

(5)能力拓展:比喻修辞。

三、教学过程:听着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们仿佛进入朦胧又美丽的荷塘世界,想象一下这唯美的画面,我们开始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1、作者简介。(学生简单介绍)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2、再次通读全文,品味语言,之后思考。(幻灯片)

(1)比较下面几组句子,看看哪一句的语言更好?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安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送来一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回答:恰当地运用叠词,创造了独特的语言美。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看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境)

②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薄薄的轻雾升起在荷塘里。

学生回答: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赋予月光以动感。

雾的轻柔,月光映照,朦胧恬静,表现了叶与花的飘渺姿容。

3、请找出下面两句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通感)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有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③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小结语言特点。

通感;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一种意境美;叠词的使用——语言美。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手法——艺术美;用博喻、通感等修辞——意境美。

四、知识拓展:

比喻修辞

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小试身手:

请以“青春”为中心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②力求生动形象。③字数100字左右。

韩世昆,教师,现居河北冀州。

猜你喜欢
通感喻体荷塘月色
比喻让描写更形象
荷塘月色
说通感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荷塘月色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