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教学设计的密码解读

2013-04-29 00:44余志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社戏藤野三味书屋

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刻冷隽的笔法、独树一帜的文风著称中国文坛。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鲁迅作品的教学一直是个难点。鲁迅作品真的就那么难于接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关键是教者要找到破解鲁迅作品“晦涩难懂”的密码。

一.怅然的情愫,心弦的共振——《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怅然若失的情愫让每一个读者都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引起心弦的共振。当我们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逆行,在文本中再次行走,我们遇见的将是一个非常柔软的鲁迅。因此,设计《社戏》教学的密码就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王君老师关于《社戏》的这段教学设计。

王君老师抓住最后一句中“真的”两个字,采取删除替换的方式让学生琢磨鲁迅微妙的心理──越是想要强调与求证“真的”,就越可能不是“真的”。于是,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辩题:“正方:戏好,豆也好”;“反方:戏不算好,豆也不算好”。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紧扣情节,字斟句酌,展开辩论。王老师则围绕一个“好”字,不断地将辩论推向更深层次。

第一个层次:戏和豆到底好不好?

第二个层次:《社戏》中其实最“好”的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重点辩论谁是《社戏》中最“好”的人?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揭示归纳总结《社戏》“好”的实质。

由于设计巧妙,每一个学生的言说欲望都被点燃起来了,特别是辩论“最好的人”的阶段,学生们谈到了许多的“好”:人性之美好、童真之美好、文化之美好、古拙民风之美好、人与自然相融之美好、不好当中的美好……学生的许多感悟甚至有了哲学的味道。

二.自由的生存,永远的神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审读此文标题,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本文是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来记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因此,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九段切入,围绕这一过渡段进行教学设计。

(一)解释题目 披文入情

师:课文题目表明本文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这两处记述中有一处明显的过渡,大家能找出来吗?

师:齐读第九段,思考作者称蟋蟀、覆盆子、木莲为“我的”,并且还是“们”,行文过程中还突然冒出了德语,在这朴实而又深情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到童年的鲁迅在告别百草园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

(二)重回乐园,寻访童趣

作者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乐”呢?

(三)回味书屋 感受成长

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的“快乐老家”,那么三味书屋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启蒙学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鲁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场面?哪些细节?哪些人物?有何种心情?

简洁的设计,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近了鲁迅,走进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三.精细的雕刻,无限的悲凉——《孔乙己》

《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矛盾点作为设计这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一)问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问题一:鲁迅曾说,在他众多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但老师却发现本文中有一个语言表达看似矛盾的句子,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二)猜想结局,品析人物形象

问题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对孔乙己最终结局的交待,请同学们结合前文内容猜想一下,孔乙己的命运到底是死还是活?请说出理由。

问题三:那孔乙己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三)把握环境,明白悲剧根源

问题四:人物的命运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其命运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孔乙己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

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由果到因,追根溯源,步步推进,使课堂教学清晰流畅,也就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

四.失落的故乡,精神的家园——《故乡》

《故乡》中“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是“我”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是进行《故乡》教学设计的重要密码。

(一)故乡的情

老师感情朗读“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并提问:

1.老师为什么读“阿”(第二声)?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这句是一个否定加反问的句式,这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过渡:一个“阿”和一个“不是”表达了“我”复杂的情感,眼前的故乡明明就是那个故乡,“我”却不愿意相信,是故乡什么样的景象让“我”如此感慨?

(二)故乡的景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段,其他同学在该段中分别找一个形容眼前故乡的景象和“我”此时心情的词语?(萧索、悲凉)

过渡:景既已如此,还是去看看故乡的人吧!故乡哪个人最让“我”魂牵梦绕?(闰土)

(三)故乡的人

问题一:二十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在相貌上肯定发生了变化,请在文中勾画圈点出有关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已经知道闰土迎接“我”的到来时显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热情、亲密,但文中有一个人似乎对“我”的到来表示出了极大热情。谁?(杨二嫂)

问题二:杨二嫂出场时,作者对她哪一方面进行了重点描写?(语言)杨二嫂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请选择一处你觉得最能体现杨二嫂性格特点的语言描写,读一读,品一品。

(四)故乡的思

师:这样的故乡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我”感到非常气闷,于是一声呐喊从胸中喷发而出,请同学们齐读第86段中的“我希望……也不愿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提问:同样的“辛苦”,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请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三个“辛苦”不同的含义。

过渡:现实生活如此压抑,那么“我”是不是为后辈们构想了一个新的生活呢?请齐读最后一段景物描写。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段与前文一样的景物描写有何用意?(作者美好的夢想)

提问:美丽的梦想该怎么实现呢?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呢?鲁迅先生告诉了我们没有?请齐读文章结尾句。

《故乡》是一篇主题非常深刻的小说,但深刻的鲁迅并不是不可认知的。以上教学设计由文中的一个抒情句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非常轻松地让学生随着小说中的“我”在故乡进行了一次情感之旅。

五.伟大的藤野,永远的恩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伟大吗?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可能称不上,但鲁迅先生离开日本二十年后在《藤野先生》一文的第37节里,却用“伟大”来称颂他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鉴于这样的疑点探究,我们可以将“伟大”一词作为本文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一)聚焦伟大

1.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

2.一个普通的大学医学老师,和鲁迅只有两年的师生情谊,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说他是伟大的呢?

(二)品味伟大

指名读第6-23段。思考: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小结:如果孤立地去看几件事,就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可能还有些单薄,还不足以让我们感动。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

(三)感受伟大

1.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鲁迅认识并交往的。

①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摘自《琐记》)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摘自《呐喊自序》)

小结: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经毫无出路,到日本去是为了寻求学问。那么他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②请同学们默读1-3段,思考:鲁迅到了东京看见了什么样的景象?这里有他需要的学问吗?

③请同学们默读第4段,你感觉作者在去仙台的路上,他的心情会怎样?

④请同学们朗读第5段,思考: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

小结:正是在鲁迅最需要学问的时候,一个好老师出现在鲁迅的面前,他就是藤野先生。他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这令二十多年后的鲁迅感动不已,赞扬他是“伟大”的。

这则教学设计将“伟大”一词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口,抓住这个情感的聚焦点展开教学,更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也使这篇散文的教学不仅有温度,更有深度、高度、广度和厚度。

语文课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切入口就是一种解放,一种好形式就会带来一次释放。

余志明,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无锡。责任编校:舒 坦

猜你喜欢
社戏藤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