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文言文的传统美

2013-04-29 00:44刘伶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同时,语文课程的民族性是其它课程特别是非人文课程不可相比的。怎样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让学生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精华?学习文言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作用深远。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讲古文化深厚的底蕴给人的非凡启迪。文言文从殷商到清末,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文言文在当今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退出了口头及书面表达,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使得学生在学习时视如外语,像背诵英语单词一样背记文言字词的意思,教师教学时往往一讲到底,一字一词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得非常细,这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千古传诵的美文被肢解,文本中的人文内涵被捣碎,变得索然无味。中职学生文化底子薄弱,大多数学生像厌倦外语一样地厌倦文言文,难以从中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不要说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精华。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担负起传递民族文化的重任?如何引领学生发现、欣赏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

其实新课标第九条已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第八条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分析这些表述,其中“借助”、“梳理”、“诵读”、“背诵”、“体会”的字眼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要突出实践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在“读、写、听、说”的实践中自主学习,尤其要突出“读”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调动一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读书方式,抓“读懂”,重“诵读”,查“背诵”,“读”出文言文的传统美,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程序上,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课前试读。学习新课前,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字词的读音用红笔标注在书本上,再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并联系上下文试读课文,把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以备上课时解决。试读是课前的准备活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环节,很重要但却不被学生重视,他们往往敷衍地在书上作些记号以应付老师的检查,不愿质疑。教师要督促学生把试读落实到位,可以要求学生把试读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写在小纸条上,先在学习小组内传阅、讨论,能解决的小组内消化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小组长上交到教师那里。教师一要查看学生的课文上有无标记,二要对学生提问的情况在班上总结说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每一篇文言文都如此要求,让学生养成习惯。教师的督导是落实好试读的关键,否则试读就会流于形式。

第二环节:课上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速读、诵读。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以美妙的诵读吸引学生。教师示范诵读时,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节奏,边听边动笔,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节奏,还要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学生提问中涉及到的不会读的句子,教师范读时不仅要着重指出,而且要解说清楚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明白朗读不是简单的模仿,还有对内容的理解。教师范读后,学生多形式朗读,可自由读、指名读、指名领读(教师可选取几名朗读功底好的同学组成领读小组)、齐读、分小组读、一对一读、分角色读等。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能说出课文大意。在读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去悟,养成使用工具书和借助注释解决字词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意识以及学会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说课文大意不等于“信、达、雅”的翻译,只要学生能够抓住关键字词说出句子大意即可。这一活动可分小组进行,小组内分工合作,遇到疑难问题则可师生之间合作探究解决,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展示,教师适当点评。篇幅短小的也可一对一地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用现代汉语解说,轮换进行。人人朗读,人人解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疏通文意后变换读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篇章的整体意义。一目十行的速读,学生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速读,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可以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完成信息筛选和文意理解这些属于文章层面的东西。学生把握文章整体意义后教师再要求他们诵读,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诵具有表演性,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品味意蕴,情感投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学生在反复吟咏诵读中感悟文章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和蕴意丰富的内容,积累名言名句;在反复的吟咏诵读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自己设计一张背诵进度表,把整个学期中需要背诵的内容填在表上,表格粘贴在课桌或语文课本上,每完成一次背诵就在课文题目后签名,以便于学生随时把握自己背诵的情况,激发他们背诵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课后巩固读。课后巩固读不单是读,而是把读与写联系起来,读练结合,通过练来检验并延伸读的效果。巩固读的练习设计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文言知识积累,学生梳理出本课所涉及的生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完成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这些属于语言类的东西。第二层面是好词佳句积累,积累不光是能背诵、默写,更要指导学生从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及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评析句子,让学生在评析中学会欣赏品味,体会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层面是写读后感悟。这个层面是一个开放、拓展的平台,学生可分析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可评析赏鉴文中的人物形象,也可结合当前谈古论今,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涉江》后,大多数学生在读后感中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高洁品质,但有一个学生写得与众不同,他写道:“我被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深深感动,但我并不赞成他投身汩罗江以死报国的自尽行为。生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就不能活了吗?司马迁忍辱苟活才有千古绝唱的《史记》彪炳史册,曹雪芹落魄后坚守才有不朽名著《红楼梦》流传于世……人只有活着才有实现理想的可能。”他的感悟已超出了课文内容,涉及到了对生死观的思索。教师且不评判他观点的正误,先肯定他独立思考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再以此为契机,在班上开展一次有关生死价值观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屈原选择自尽司马迁选择苟活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处境不同所以选择不同,但最终体现出的人生价值相同。经过讨论,学生对人生价值观会有更深的认识。又如学习《长恨歌》后,有位学生在感悟中这样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叹也让人质疑,都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坚贞不渝的,可是真是这样吗?在生与死面前,唐玄宗最终将自己最爱的人推向死亡的境地,导致天人永隔,一个人单相思,真的应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吗?亦或是他们的爱情经不起生与死的考验……”这又是学生对爱情观的思考。对这些吐露心声的读后感悟,教师要顺势利导,或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或鼓励学生新颖的见解,学生也会在思考中深入地体会作品内涵,辩证地吸取作品中的精华。苏轼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过的文言文,教师除了设计练习及时地巩固读,也可适时地开展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总之,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突破口,以读懂为首要目标,教师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读,有的放矢地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声律与情韵,最终学会诵读并在“读、写、听、说”的综合实践中接受文言文传统美的熏陶。

刘伶俐,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随州。责任编校:覃少平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