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坦率地讲,当前诗歌教学的教学现状就是:教师费尽心力,想尽一切办法把一首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然而,学生却没有感受到诗歌的语言魅力,审美的张力,反而对教师这种分析感到粗糙乏味,因而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注重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不进行诗歌的审美赏析,长此以往,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在亲身经历和目睹这样的诗歌教学现状之后,我结合近几年对诗歌教学方法的摸索尝试,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现提出“吟诵,体验,研习,改创”诗歌教学模式,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吟诵。吟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策略。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诗歌的音乐美就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
在吟诵诗歌时,我要求学生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小声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句读;这是学习诗歌的最起码的一点,先解决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能够识字。第二步,大声读诗歌,读出诗的节奏和音韵,注意停顿和语气;教师可从声音的轻重,语调的缓急,停顿的长短等方面指导学生,这能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第三步,吟诵诗歌。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诗歌已经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诗歌的感情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来吟诵诗歌,这可以使学生自由自主地理解把握诗歌。我在教学《氓》《蜀道难》《登高》时,让学生先吟诵诗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体验。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学无论是诗歌内容还是思想情感,我们都是愿意把现成的教参的答案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一直使学生处于接受的被动位置。学生的不参与直接导致了诗歌教学的失败。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诗歌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作者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验是吟诵的升华,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体验诗歌时,一定要注意找准切入点。在教授《蜀道难》时,我让学生从找出诗中相互照应的句子以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且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之危;在教授《登高》时,我让学生找准表示作者情感的词“悲”入手,体验诗人的悲伤情怀。
3.研习。诗歌的研习主要是学生在体验把握作者的感情之后,对诗歌进行的有效解读,包括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赏析,语言的品评以及技巧手法的赏析。诗歌的研习应注意整体解读与特色解读相结合。诗歌的整体解读有时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有时需要知人论世,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解读诗歌。
诗歌的特色解读一般是对本诗区别于其他诗歌的地方,或者是同一诗中本句区别于其他诗句的地方进行的有效解读。比如,《琵琶行》区别于其他诗歌的地方在于诗中对音乐部分的描写,那么我们就要重点赏析这一部分诗句,看诗人如何描写音乐。这就涉及到语言、手法、情感等内容。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蕴涵着丰富的意蕴情感,就很值得揣摩推敲,我们就要对其进行重点研读。
诗歌的研习在组织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为主,以教师的辅导为辅,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读、品、研中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4.改创。诗歌学完后肯定有一部分学生感觉意犹未尽而“蠢蠢欲动”,提笔赋诗。当然我们不主张我们的学生全部会写诗作赋,但适当进行诗歌改创对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史建筑老师在诗歌教学时,常常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创。他称之为“文本变奏”。他的学生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改创为一首词《钗头凤》:“高堂口,明镜头,容颜永驻何时有?世事恶,人情薄,白发满眼,肝肠满愁。叹!叹!叹!朝青丝,暮白首,无奈饮尽杯中酒。韶光流,志难酬,吾欲从头,天时不留。过!过!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让学生用诗歌进行过改创,不过学生更喜欢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歌进行改创。在学了《琵琶行》之后,学生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改写为:“傍晚,浔阳江头。漫山荻花随风起舞,吹散的白花斜躺在红枫叶中,红色中点缀的白那么醒目,那样凄凉。远处山无生机,近处江水悠悠。我的心情犹如这江,这山。”虽不是上乘佳作,但常练定会有更大收获。
“吟诵,体验,研习,改创”诗歌教学模式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尝试,更是一个挑战。在这种模式下,我力求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位,因为一切肢解诗歌的做法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回归诗歌本身,诗歌教学才有生机。同时,诗歌教学也必须回归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吟诵中体验诗歌,在改创中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周广生,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莱芜。责任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