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言语]不放松立根原在[实践]中

2013-04-29 08:44吴佩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词句言语文体

吴佩芳

人的言语能力发展是在言语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让作品训练学生的语感,应引导他们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不是单从语言文字去研究,而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去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可见,只有以“言语发展”为核心,引领学生在“亲历”和“历练”中借助文本,通过感悟、欣赏言语现象,感受语言使用的精妙和特点,才能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进行有效的迁移运用,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一、悉心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学价值

1、多重视角解读文本,着眼于文句的运用。文本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和依据。同一文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和利用其多元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用学生的眼光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独到的发现;用教学的眼光审视教材,针对不同文本所呈现的或伙伴式语言或目标语言或精粹语言,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用生活的眼光选择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需要,设计有效问题情境和适合学生的融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与思维深度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2、多种方法细读文本,着眼于神韵内涵的感悟。文本的教学价值还可以跳出句式的格局去品读。例如,品赏文本的寓意,琢磨文章的整体结构布局,领略写作方法的运用等。在这方面,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文本细读:涵咏重点句段,感受语言神韵;关注细节描写,领会文本内涵;把握文章结构,品味构思精妙;借助背景资料,体味文章主旨。以此真正地品味文本,咀嚼语言,推敲细节,剖析结构,领悟匠心,从而正确把握文本要义。

二、基于文体特征,合理研制教学内容

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文体意识淡薄,漠视文体间的差异,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都采用划一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千篇一律,千课一面。这样的教学,在淡化、模糊文体特点的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文体特点领悟的忽视和肤浅,并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强化文体意识,基于文体特征展开教学,对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筛选教学内容有着积极又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依据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设计,筛选不同文本中需要“重锤敲打”的重点、难点及言语训练点,引导学生领悟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特点,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去琢磨、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也摸索、总结出了不同文体教学内容的重点。比如叙事类作品的阅读,关注的是梗概和细节——首先抓整体,抓课文梗概的把握,搞清情节的发展;再就是细节,抓好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閱读感受。诗歌的阅读,关注的是诗意、意境和情感——在大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其去联想、补充和创造,构想诗歌的画面,领悟诗歌的意境,再通过有滋有味地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样的关注点,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相契合,让教学有章可循。

三、准确定位学情,恰当把握教学深度

1、适切的高度。怎样的教学高度算是适切的?自然就应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了。为了防止背离“小语”课堂应有的中心,而对文体知识、文学现象、语言现象大加发掘,出现阅读教学的“高位化”倾向,教师应该明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保证年段的底线,确保到位而不越位。

2、科学的梯度。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分析学生、了解学情是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筛选教学内容的前提。不了解学生,就难以因材施教、顺学而导。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从学生阅读的原有体验出发,确定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恰当把握教学深度。如此处处为学生考虑,时时将学情关注,我们的课堂就能科学地顺应孩子发展的梯度。

四、重视学法指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根据文体特征,抓住阅读的重点。教师要能基于文体特征,合理研制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则要能根据文体特征来抓住阅读的重点。比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能够把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能说出事情发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在头脑中形成人物的形象,感受语言的精妙;阅读诗歌,要领会诗歌文句表达的特征,理解诗的本意,感悟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等。学生掌握了不同文体作品的表达方式,也有利于他们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触类旁通。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关键词句为抓手,带领学生潜心会文,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人文美,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同时抓住关键词句,还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片言居要的效果,从而使语文教学删繁就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精妙的词句,体会文字传递的情感,并品味不同的词语文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与文本对话,画出关键词句;二是反复阅读关键词句,并做好批注;三是指导学生联系关键词句的语境理解含义和品赏表达的意境。

3、关注言语形式,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不仅要从语言内容中去关注课文写了什么,也要从言语形式上去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方式:一是寻求言语内容与形式和谐共生的突破口;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形式,从而积累、运用语言;三是创设情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

咬定“言语”不放松,立根原在“实践”中。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以“言语发展”为核心,充分挖掘教学价值、合理研制教学内容、恰当把握教学深度、高度重视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趣,言语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词句言语文体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