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学语文

2013-04-29 00:44聂玉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渔父课文探究

聂玉华

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必然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语文学习也变成了黑白世界,大部分学生把语文学习等同于做应试练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寻求标准答案的各种技巧,以求得高分,并以此为学语文的最终追求。这样的语文学习观其实是片面的,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机械照搬,把本来生动的语文学死了,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服从权威的思维定式,问题意识、探究欲望也随之消失,最终还将失去自我与个性,失去思辨和创新能力。怪不得有觉悟的学生为此发出无奈的感叹:“不是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语文考试时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为什么总有一个标准答案?语文老师耐心地教我们解题步骤,教我们答题技巧,还有那么多妙招、怪招、金点子、鬼点子,这不就是为了套那个标准答案吗?学会这种套标准答案的技巧,就学好了语文吗?我甚为不解。”(2007年高考江西考生作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综合性,语文学习中有很多问题的理解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基本导向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性提醒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为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做那些简单的复制、搬运工作,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去自主阅读、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积极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将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植入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据此,我们可以用心设计语文教学,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批判、主动探究、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和习惯。

我们在设计语文教学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较大的开放性,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二,较强的综合性,有可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其三,较强的实践性,使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生活体验更丰富;其四,一定的探究性,能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和研究;其五,良好的创造性,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本着这几个原则,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一、设计专题探究型问题,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这类问题的设计思路是以教材中的某篇课文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专题作为“引子”,让学生围绕课文或专题查找相关的阅读材料,把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课文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在比较中学会求同辨异。例如在学习了《迢迢牵牛星》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你课外搜集以“七夕”为题材的古代诗文,并就内容进行简明的梳理。学生围绕着“七夕”找来了大量的资料,比如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的有关民俗,唐代祖咏的《七夕乞巧》、李商隐的《七夕》、杜牧的《秋夕》,宋代杨璞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等等,并梳理出以“七夕”为题材的古代诗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写妇女乞巧的,一类是写男女爱情的。这样的作业拓宽了阅读视野,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专题探究型的问题设计其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学生可以在语文的“大观园”里尽情享受收获。现行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基本以人文专题组织单元,更有利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网络搜索工具很强大,更有利于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

二、设计质疑批判型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深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读书不会生疑,就体味不到读书的妙处,也不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设计质疑批判型的问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

例如学习《渔父》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以人物为标题的文章,标题中的人物应该是文章的主角,如我们学过的杨绛的《老王》。你认为《渔父》中主角是渔父吗?请你简述理由。有的学生认为文章的主角是渔父,原因有三:一是文章以“渔父”为标题,二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以屈原的坚守不渝来衬托渔父的顺时而变,三是作为全文收束和升华的结尾只写渔父唱着歌谣潇洒而去,可见文章的主旨在于说渔父是道家的高手,他看透并弃绝尘世,如果说屈原是一座高峰,那么渔父就是天空缥缈的白云。有的同学认为文章的主角不是渔父,而是屈原,文章不过是以渔父的顺时而变来衬托屈原的坚守不渝。从编者的本意来看,本专题的标题是“直面人生”,是让学生理解屈原的慷慨赴死是直面人生的一种不屈的方式。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与错,毕竟他们都思考过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他们的思维水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再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设计了一个批判性问题:《荷塘月色》确实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但余光中先生却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说,《荷塘月色》的“形象都太俗”,“用喻草率”,“好用女性形象”,“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对此你怎么看?这样的问题是对课堂上师生共同赏析的那些妙喻的颠覆,让学生换个角度做批判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生活求证型问题,引导学生拓展生活体验

语文学习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包括他们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认识。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可以勾连学生的生活,接通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借助还原手段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二度创作,从而使文本内容更加丰满,使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更加细腻深刻。

培根的《论厄运》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哲理性语句,但没有例证性的论据分析。在教学本文时,我曾经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请你选取课文中有哲理的语句,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形象的诠释。有的学生选择了“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这句话,写到自己村里做生意一夜暴富的邻居,沉迷于赌博,不懂节制,最终钱财散尽,家庭破碎;有的同学写班里的同学身患小儿麻痹症,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面对困难坚忍刻苦,成绩优秀。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对生活也多了一种体验和思考。

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环境、人生体验都各有不同,对学习的内容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生活求证型的作业把学生的阅读和生活接通,让语言的种子在生活的土壤里生长,必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四、设计学科联系型问题,引导学生拓展联想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我设计学科联系型的问题,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比如让学生解《九章算术》中的题目“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如果学生不理解“末”“去”“本”等文言词语的意思,是根本做不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拓展联想能力,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更好地理解有关内容,培养阅读的兴趣。

我在一个对语文兴趣不大但喜欢数学的理科班任教时,曾就《鸿门宴》的教学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内容绘成一条数学曲线。要完成这道“数学题”,首先要读懂课文内容,将不懂的词语查工具书解决;其次能够理清课文的大致思路,确定绘图所用的坐标系;再次能够概括出主要事件,从而确定绘制曲线所用的坐标点。这些都要求学生阅读、研究课文,如果曲线绘制出来了,也就很自然地明确了课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特点。有的同学绘制了如下曲线:

(紧张程度)

①无伤告密②范增进言③项伯夜访

④张良献计⑤刘邦谢罪⑥项羽设宴⑦范增举珏⑧项庄舞剑⑨樊哙闯帐

⑩刘邦脱逃B11张良献礼B12诛杀无伤

五、设计兴趣活动型问题,引导学生拓展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通过兴趣活动型的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拓展实践能力。

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以小组为单位将《我的空中楼阁》制作成一部PPT版的风光片。学生首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脚本,分工选取相关的风光图片,注明选取图片所用的角度或方法;然后对图片进行精心编辑加工排序,合成制作PPT,并设计播放动画效果;最后为图片配上画外音和合适的音乐。分组展示的时候,我感觉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快乐,他们把单纯的凝固的文字运用想象变成美妙的具体可感的画面,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绘的自然美;他们走出了教师讲解的束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图片,拍摄照片,选择音乐,制作PPT,配音配乐,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拓展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兴趣,感受到了自由创造的快乐。那些画外音就是在传达他们的心声:“滚滚红尘中的你,都市喧嚣中的你,心情烦闷吗?这里有绿水青山,鸟语花香;这里是宁静的幻境,心灵的家园;美丽的大自然向你敞开怀抱,走进来吧,亲爱的朋友!”

灵活的语文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了支持性的、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为他们提供了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究与实践中享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他们由被动的“答案和分数的打工者”逐渐变成了主动的语文学习的“探究者”“合作者” “创造者”,变成了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学习者,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体。

只要我们对语文和学生怀着一份热爱,只要我们愿意在语文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多花一点心思,真正去实践“大语文”教育理念,我们就会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阅读、更深入的思考、更广阔的生活,让语文展示出更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1日。

2.陈荣《作业设计的四个突破》,《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11A期。

3.曹丽《让教学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人民教育》2009年第1期。

4.夏峥嵘《从两份习题管窥中美语文教学的差异》,《中学语文》2013年第2期。

5.於德甫《接通,让阅读教学进入文本深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渔父课文探究
不可忍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背课文的小偷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