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鲜蜜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古典诗词犹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把握古诗词一泻千里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诗是凝固的画,画是流动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如崔颢的《黄鹤楼》开篇呈现于眼前的是鹤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飘忽不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伫楼台,翘首苍天,凭栏凝思的身影。诗人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住,而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慨油然而生,很自然地将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境之中。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就画面的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用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的豆田都和谐地排列两边,加上生动的人物形象,都显示出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画面展示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之美,更能让学生体悟画面之外的水冷山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十分兴奋,异常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了青山、绿水、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漂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可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西风、瘦马等景物,都是入画的元素。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凭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明或暗的景物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氛围,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诗人强烈的思家情怀。这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习描写的好机会。
二、“诗者,吟咏情性也”——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我们今天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来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仅仅4句22个字,却让多少人唏嘘不已甚而潸然泪下。时间绵长无尽,天地亘古不变,置身于广袤时空中却不知何去何从,无尽的孤独,难以抑制的悲愤,终致“怆然而涕下”,那个茫然的孤独身影也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学生在品味诗的情感中产生了共鸣,心灵得到了净化,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审美体验。而更多的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在寂寞中坚守理想高地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自我砥砺,积极进取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及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对学生精神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探求诗歌的空白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里的“不著一字”是“言有尽”,得到的却是“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尽得风流”!古诗的语言特别精警、含蓄,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驰骋,从而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
学习《出塞》,可让学生化身为王昌龄: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之下,遥望辽阔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捍卫边关,从秦汉到现在,这关城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泪?战争却缘何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题都城南庄》是历来的佳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美丽少女的面容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与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时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好想象,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现个性的文外之“言”。
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品鉴诗歌的辞采美
古典诗词的魅力体现在它的辞采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辞采美是诗歌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陆机《文赋》云:“其遣言也贵妍。”刘勰《文心雕龙》云:“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诗歌遣词用语的重要性。古代诗人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炼句、炼字等艺术手段,以求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至于诗人们为选词炼句而苦苦求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改诗用“绿”字的故事,齐己咏梅“一字师”的故事……难怪贾岛在《题诗后》感叹:“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圣杜甫也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尽管古代诗人对辞采风格的追求有自然天成与华丽雕饰之分,但都能做到力求准确、形象、精炼,如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眼”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缺乏美,古诗中更是充盈着美。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掘教材中各种美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性,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情感美、空白美和辞采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思想、陶冶情操。
参考资料: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浙江大学出版社。
3.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4.张孔义等编《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5.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