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眼睛看语文

2013-04-29 00:44周宏扬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本情感

周宏扬

语文是什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于漪老师认为:“如果语文能力的培养是纯工具性、纯技术性、纯技巧性的,那只要反复操作就可取得显著效果。问题在于语言文字毕竟不是僵死的符号,它负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心灵,是活生生的,有灵魂、有生命的,离开了生活,离开了文化熏陶,离开了认识能力的培养,缺情少意,是不可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的。(《语文教学应重在创建和发展》)”曹明海、陈秀春所著《语文教育文化学》一书提到:“语文课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心灵高飞远举的精神空间,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情感世界的开拓、精神空间的建构,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回归,生活的感悟,生命的体验。”熊芳芳在《语文天生浪漫》一文中说:“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以上所有文字,其实都在强调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有着无与伦比的内在韵味。语文不是简单的科学判断,它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语文的“人文性”及丰富的情感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师及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必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份独特的情感体验使语文教学成为最具个性的教学。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自己解读语文的眼睛,用自己的情感体验赋予语文鲜活的生命;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多样解读文本的能力,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进文本,和文本对话,并以自己的感悟和学生对话,进而指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语文教师应努力教出“自己”的语文,形成个性化阅读,并以此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让学生学出“自己”的语文。

而事实却是,高考试题的约束、教参的限制、教育评价体制的束缚,使很多语文教师无法真正解放自己,不敢张扬自我,成了高考试题和教参的“奴隶”,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要“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恰恰背道而驰。其实,面对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文学作品和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语文教师不仅要担负导演的角色,同时还要兼任演员,和学生共同走进语文,共同在情感的丛林中穿行,因为语文需要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完全可以这样想:《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脍炙人口的诗作,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者品味到的则是“自己”的思乡之情;《背影》中的“父亲”是朱自清“自己”的父亲,读者读后心中的“父亲”则是每个读者 “自己”的父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难道不是每个读者“自己”的哈姆雷特吗?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自己的感触去理解文学作品,并将这样的理解传导给学生,教会学生去理解感悟。

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要求答案的统一。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当然鲁迅先生所说的是立场、角度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必然不同,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学作品理解的多样性,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多样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且要珍惜学生对作品的多样解读,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对教师及学生都是弥足珍贵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语文,只有真正走进语文才能让语文成为“自己”的语文,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永远无法让语文真正成为“自己”的语文。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形成自己的主体性、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语文,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要学生思考,语文教师必须自己会思考。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独特感悟可以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呈现自己的个性魅力,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自己的主体性阅读与独特感悟。语文教师有了一双“自己”看语文的眼睛,才可能帮助学生炼就一双“自己”看语文的眼睛。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师应将整个生命融进语文,并努力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命,真正做到读出“自己”的书、说出“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心灵!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本情感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