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英
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就是课堂的生命;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
关键词:积极性;参与率;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学——反馈——测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学生参与的课堂氛围,这就是课堂的生命。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参与的基础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把知识细碎化,再悉数传给学生。在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殊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学生的参与率和专注力就大打折扣,没有积极性,再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就更难了。
在课堂中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地提高课的节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让学生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教师讲解问题和学生练习时,始终要学生保持着高参与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重要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高效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复习导入,出示学习目标。有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一进教室就可以让学生欣赏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模型、图片或视频,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导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2.设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自学内容等材料,通过让学生看,使其明确自学什么内容,分几步自学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围绕例题,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计算的方法和疑难问题等。低年段学生可以用比赛方式进行,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交流反馈,检测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交流反馈后及时给出两三个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创造了暴露问题的机会,训练和诊断的目的同时达到了。
4.当堂练习,培养能力。通过当堂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规范解题的习惯。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发展,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而努力。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