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杰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语文的精髓和合理的运用知识。学生学会了阅读,才会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和情境。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训练重点,忽视预习,预习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前先进行预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因此,预习不能忽视,当然,我们还要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提升阅读能力,因为多媒体声色并茂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预习;多媒体;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29-02
1 预习是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出发点
预习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出发点,有了预习目标,那么,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地语文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预习方向。所以,高中学生在预习这一环节中,高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指导明确的预习目标,在每篇文章讲解之前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预习目标。
1.1 采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能自己一个人完成新课文的知识,理解教材。
1.2 给学生提出自学的疑难问题,然后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解决。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让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参与到预习的行列中去,就要进行严格的要求,语文教师把预习材料分为四步,逐一进行。(1)在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感知课文的主体内容,从课文中知道这其中的内容,再在课本上画出生字词。(2)画出生字词后,让学生自己翻阅字典进行自学,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对生字词进行了解,再把生字组成新词并了解意思,这是在提升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提高分析能力。(3)看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为课文分析作准备。(4)想想全文可分几段,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1.3 预习内容的落实是预习教学环节最终目的。(1)首先明确制定预习的内容范围,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要求学生先独立进行自习。(2)指导预习,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检查预习情况。针对重点的问题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或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解决,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3)预习要讲究实效,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方法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正是这个道理。
2 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阅读能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声色并茂,更能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促进情感升华。语文学习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进行的,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发展的语文课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师如果运用恰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与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紧密结合,以唤起学生的情感,能让学业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之中,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2 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理解课文。语文教材非常丰富,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但教材并非篇篇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有些课文,教师除了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外,还可利用电教多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来提高教材的可读性。生动的画面和学生的阅读融为一体,效果要明显好于教师干涩的讲解,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使学生爱学,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3 在读中有所感悟。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人的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入大脑的时候,大脑就会把那些与输入的信息具有相似性的知识组块自动激活、调节、匹配,通过接近、类似、对比、因果等联想方式组合成新的"相似块",形成认知的功能。如描写演奏名曲《二泉映月》的感受时有这样的一句话:"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缝,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尖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环,绕在身边。"对这句话学生难以理解,但琴弓拉动琴弦演奏出乐曲,山石缝中充出的涓涓清泉,那叮叮咚咚的水声,早已是贮存在他们心中的"相似块"了。这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声情并茂,学生很快就会完成对这一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当、合理地使用电教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4 现代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优化。阅读教学中不要一味地追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整节课都在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代表这是一节好课。现代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多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范读课文方面,有的教师个人素质很好,无论在音质、语气、语感及普通话标准上都很好,可偏偏要用录音来范读。其实,教师本身的范读是最容易感染学生并与学生沟通,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再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教师教学不能被刻意、牵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所束缚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
3 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
3.1 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喜欢紧张离奇、曲折有趣,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科幻等短小的作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从学校阅览室挑选以上内容的书,让学生选读。
3.2 通过教师介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看一些好书,我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业生急于了解文章内容的兴趣,让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有时,我先主动讲述自己阅读某书后的收获和感受,用"现身说法"激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产生"我可要读一读"的行为动机。
3.3 引导学生对好书感兴趣。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育学生读好书,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
3.4 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过程中,看到精彩的语句,语言现象的归类释疑,灵感的闪现,如果不及时记录,可能以后再也想不起来。读书笔记有助于记忆,有助于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融会贯通,还有助于思考联想,提高语文创作水平。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能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和塑造品质的价值,还是培养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阅读渠道,精心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堂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海芳.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 学周刊,2013,36:129.
[2] 吴林梅.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 语文天地,2013,17:67-68.
[3] 杜丹云.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细读方法探讨[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9:165.
[4] 王雨.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9:166.
[5] 高伟.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