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摘 要】目的:探讨水中分娩与传统的常规分娩在产程、会阴损伤、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结局上的区别。方法:2009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水中分娩的产妇100例为水中分娩组,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胎心监护正常且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照组为同期、低危、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会阴损伤、出血量、新生儿结局。结果:水中分娩组的活跃期较常规分娩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t=24.598),第二产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1.441),水中分娩组保持会阴损伤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量差别不大(P>0.05,t=1.961)。两组新生儿入新生儿监护室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的结局均良好。结论:水中分娩有其独特优越性,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中分娩;产程;会阴裂伤;产后出血
据有关资料[1]显示: 约95%的女性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孤独感, 进而可能影响正常产程进展,降低自然分娩率和分娩质量。如何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实现分娩过程中的人性化服务,已成为现代产科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水中分娩是指在产妇分娩发动以后,使其浸入特制的分娩池或浴盆中,在水中待产和/或分娩[ 2]水中分娩能使产妇在水中自由而舒适地活动,寻找各种自然舒适的分娩姿势,改变传统分娩模式。水中分娩利用水的温度、压力、浮力、润滑等因素达到镇痛、缩短产程、减少软产道损伤、便于产后康复等。水中分娩让人类分娩回归自然,具有自然、简便、舒适感明显,创伤小、医疗干预低等特点。本文就水中分娩在镇痛、产程、软产道损伤、产后康复及产后出血等方面的效果与传统自然分娩进行对比探讨。本研究对2009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我院水中分娩的10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单胎顺产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选择在我院自愿要求并完成水中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水中分娩组,均为单胎、头位、无胎位不正及胎儿窘迫及妊娠期合并症, 年龄为23-34 岁。分娩孕周36+4-41+ 2W, 新生儿出生体重2800 -3800g。将同期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顺产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无差异性,均为足月初产、头位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分娩方法
1.2.1 水中分娩组 水中分娩组签订水中分娩知情同意书。孕妇临产后鼓励每1~ 2 小时排一次便。本组宫口开至5-7 cm入水, 入水后时间不宜超过3 小时。入水前行阴道检查, 了解羊水性状、胎头下降、胎方位情况, 作胎心监护, 评估胎儿安危及判断能否能阴道顺产。孕妇在水中取自由体位, 有便意感时用膝胸卧位体位, 每10-15min 测胎心1次,如2小时未分娩,回产床再次阴道检查, 评估胎儿安危及判断能否阴道顺产。当整个胎儿娩出后,立即抱出水面,放于产妇胸前,并将产妇送至产床,常规进行脐带处理及娩出胎盘,然后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予常规缝合。每次分娩结束后,浴缸进行常规消毒。
1.2.2 对照组 按照常规经阴道分娩方法处理。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的产程、会阴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等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的比较, 见下表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
时间实验组长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会阴裂伤比较 水中分娩组保持会阴损伤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产后出血比较
水中分娩组出血量为180±38ml,常规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为190±34ml,两组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t=1.961)。
2.4 新生儿结局比较
水中分娩组Apgar评分9-10分92例,8分及8分以下8例;对照组Apgar评分9-10分88例,8分及8分以下12 例。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水中分娩组100例中有5例入新生儿室治疗,2例为湿肺,3例为吸入性肺炎。常规分娩组100例中有3例入新生儿室治疗,其中2例为新生儿窒息,1例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水中分娩组新生儿入新生儿室治疗率高于常规分娩组,但两组入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入新生儿室治疗的新生儿结局均良好。
3 讨论
3.1 水中分娩对产程的影响 缩短产程是减少产妇精神与体力消耗、 降低手术产率和促进产后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水中分娩,由于水的浮力支撑,使产妇身体放松, 温暖的水有助于消除疲劳, 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下降, 子宫血流灌注增加,有利于宫颈扩张[3],从而加快产程进展。国外报道水中分娩妇女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非水中分娩妇女[4] ,所以日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关注。Cluett等[5] 对多个水中分娩研究组进行分析后认为, 水中分娩不会延长产程。本研究显示,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中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常规分娩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此水中分娩可缩短第一产程中的活跃期,同时在减轻产妇精神以及体力消耗上优于常规分娩。
3.2 水中分娩对会阴损伤的影响 因为害怕会阴切开对日后性生活的影响, 许多产妇不愿阴道试产。国外报道[6],水中分娩时胎儿在水中娩出, 虽无常规的会阴保护, 并没有增加会阴的裂伤。原因是温水使组织变软,有利于会阴及产道的伸展, 胎儿在水中娩出时因水的向上托力减轻了胎儿对会阴的压迫, 还可能因产妇在水中自动采取有保护性的动作以及分娩时较放松, 使水中分娩不会增加会阴裂伤。本组水中分娩者仅5例接受会阴切开术,显著低于常规分娩组。
3.3 水中分娩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影响 产后出血多由宫缩乏力和软产道裂伤,以及胎盘剥离不全引起,而水中分娩时失血很难准确估计[7-8]。水中分娩时温暖的水有助于镇静放松、消除紧张、疲劳,在水中,产妇阴道逐渐缓慢扩张,会阴体膨隆变薄,肛门括约肌慢慢变得松弛。胎儿在水中娩出时因水的向上托力减轻了胎儿对会阴的压迫,同时产妇在水中自动采取有保护性的动作,使胎先露下降顺利,理论上可以减少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本研究水中分娩组出血量为180±38ml,略少于常规分娩组,但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 。妊娠期间,胎儿在子宫腔内羊水中生长,水中分娩时新生儿首先进入他所熟悉的水中环境, 便于适应新世界。据Elizabeth[9]报道水中分娩与传统分娩方式比较, 围产儿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两组健康指标相似, 未发现入住新生儿病房或新生儿窒息的其他指标增加。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水中分娩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的产科助产手段, 已较广泛开展,这种新兴分娩模式使分娩过程更人性化。水中分娩使孕妇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自然舒适的姿势令分娩的痛苦大为减轻; 产妇盆底组织损伤小, 产后恢复快。但是在水中分娩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如新生儿在水中是否会发生呛水, 是否会增加母儿感染机会, 产后出血量怎样准确估计等等, 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探讨。总之水中分娩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我国持续上升的剖宫产率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眉扬,周 莉.导乐陪伴式分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 267.
[2] M irand aM1M ach ey1 Use of water in labor and birth1 Clinical Ob 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1, 44 ( 4 ): 733.
[3] Schorn MN, McAllister JL, Blanco JD. Water immersion and the effect
on labor [J] . J Nurse Midwifery, 1993, 38(6): 336-342.
[4] Lenstrup C, Schantz A, Berget A,et al.Warm tub bath during delivery [J] .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1987, 66( 8) : 709- 712.
[5] Cluett ER, Nikodem VC, McCandlish RE, etal.Immersion in water in pregnancy, labor and birth.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2: CD000111.
[6] Nikodem V C. Immersion in water in pregnancy, labor and birth[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4, ( 2) : 111- 112.
[7] 唐志凌.水中分娩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123-1124.
[8] 施华芳,赵志丹.水中分娩的实施和应用前景[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285.
[9] Elizabeth R C luett, Ruth M Pickering, Kathryn Getliffe et al[J].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abor ring in water compared with standard of augmentation for management of dystocia in first stage of labour1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5, 8 ( 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