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3-04-29 02:25周冬根袁玉兰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周冬根 袁玉兰

【摘要】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了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对上述患者进行内镜手术治疗。结果 上述30例小肠出血患者经肠腔镜检查均是血管畸形所导致的小肠出血,通过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上述30例患者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后随访3年,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发性出血,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使用内腔镜方式对小肠出血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定位出血位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内腔镜;小肠出血;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21-02

在临床医学上小肠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出血性疾病,占肠胃道出血的约15%左右,经常发生在回盲瓣与Treitz韧带之间[1-2]。血管畸形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常见和最主要原因,现阶段,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出血段切除的治疗方法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不能准确定位出血部位,有一定盲目性,治疗效果一般,复发率比较高[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腹腔镜的应用,能够准确定位出血位置,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了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6.23岁。病程在5h-6年之间,平均为13.4个月。上述患者均出现急性出血或慢性反复性便血,出血为突发性、间歇性的,均有腹部压痛感。其中,12例患者并发出血休克,进入医院之后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显示为45-80g/L,患者出血量(急性)约在200ml-1000ml左右,平均出血量为350ml。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反复慢性便血患者需要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同时联合MRI检查与B超检查,排除胆道、胰腺等部位出血。

1.2 方法 对上述30例患者进行内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全面检查患者的结肠、胃部等肠壁。具体操作方式:①术前准备好结肠镜等手术器械。②对结肠镜及其他检查工具进行常规灭菌消毒。③借助内镜方式,通过现象检查患者肠道。④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积极做好准备,做好急救准备,保持病人血压稳定。具体检查方法如下:在患者的回肠与小肠中段空肠的交接点选择一部分肠段,并将这段肠段拉倒腹外保护腹腔。在小肠系膜缘位置做切口,约3cm左右,通过切口把积血和肠内积气排除体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肠腔冲洗。将内镜插入,透过显示屏逐段检查肠道,一直检查至十二指肠位置。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细致检查,如果发现出血位置需要做好标记,对病变部位准确进行出血段切除与断端吻合手术。上述30例小肠出血患者,21例患者急诊手术,9例患者择期手术。

2 结 果

上述30例小肠出血患者经肠腔镜检查均是血管畸形所导致的小肠出血,通过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上述30例患者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后随访3年,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发性出血,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 结 论

小肠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很容易引发患者失血性休克、贫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状,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4]。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采用止血治疗,不能彻底的消灭致病因素,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无法彻底治愈。所以说,要想彻底的治疗消化道出血,必须要准确诊断小肠出血的致病因素。而在临床上,准确定位出血位置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问题,这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医学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结肠镜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因为其可视性的图像显示效果,患者的出血位置、出血原因能够明显的暴露在医生面前,准确定位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极大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程度。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上述30例小肠出血患者经肠腔镜检查均是血管畸形所导致的小肠出血,通过内镜手术进行治疗,上述30例患者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后随访3年,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复发性出血,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小肠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血管畸形,但是,随着患者年龄的不同,病变部位也会出现不同。一般情况下,采用外科检查方法,影像学方法,内镜学方法进行疾病检查。双重小肠气钡造影术可以准确诊断肠道隆起性病变,并且对小肠肿瘤、Crohns病、Meckel窒息的敏感程度较高,可以达到90%的准确率,但是,诊断小肠出血的准确率只能达到20%,准确率非常低。特别是在病变平稳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更低。腹腔动脉选择性造影术,只能在大量出血时才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虽然核扫描可以对少量出血进行检测,但定位性诊断的准确率较低,与此同时,因为操作人员水平、设备、诊断技术等问题,这种方式很难在临床上推广。在诊断小肠出血病症中,内镜检查操作简便、检查准确率较高,便于推广。

综上所述,使用内腔镜方式对小肠出血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定位出血位置,极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耿全利,傅卫,修典荣,等.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徽创外科杂志,2010,10(6):520-521.

[2] 黄洪涛,王文玲.小肠出血的进展及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2,18(6):226-227.

[3] 刘克杰,童仕伦,郑勇斌,等.小肠出血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3):307-309.

[4] 张金安,刘发明.对118例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J].中国徽创外科杂志,2011,12(7):52-53.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临床观察
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
急性重症胰腺炎80例临床治疗分析
中药含化散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临床价值评析
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