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蓉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的焦虑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都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增高(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应对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乳腺肿瘤;焦虑;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占全身恶性肿瘤的6%~11%[1]。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2]。乳腺癌虽然手术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术后乳房缺失和担心复发等因素,常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术后康复。我们对83例乳腺癌术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166例。均为女性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将16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年龄33~61(41.53±6.67)岁,文化程度:大学33例,中专及中学41例,小学9例。对照组83例:年龄33~60(42.18±7.53)岁;文化程度:大学34例,中专及中学41例,小学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措施:①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变化、应对能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压力源等内容,并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交流环境。②认知干预:根据患者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传授乳腺癌知识,告知患者乳腺癌早期发现手术成功率较高且易于康复。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提供身体形态方面的信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焦虑、恐惧感,增强安全感及治疗信心。③减压干预:乳腺癌患者遭受生命威胁和女性特征改变的双重打击,常常引起焦虑等心理变化,缺乏重返社会和家庭正常生活的信心,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发泄心中不快情绪,引导正确看待问题。④家属的支持:家属尤其是配偶是患者的主要心理支持者,他们的关爱、理解会给患者于被支持的感觉。鼓励患者配偶陪同治疗,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消除顾虑,重树生活信心。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手术通知日)、干预后(手术日晨)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测量两组的焦虑水平。SAS包括20个条目,分为1~4级评分,累计20个条目的得分乘以1.25得出标准分,分界值50分以上就可以诊断为焦虑。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都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增高(P<0.01)。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癌症病因中起作用,也极大地影响着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当患者被告知癌症时,往往会马上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又因乳腺癌其部位的特殊,手术后常造成乳房的缺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患者不但要承受癌症的残酷现实,同时还要面对失去一侧或双侧乳房的事实,她们比一般肿瘤患者要面对更复杂更大的心理压力[4],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因此,客观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5]。乳腺癌患者担心术后乳房缺失会导致其日后的性生活和谐以及婚姻出现问题,所以在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应注意患者家庭成员、尤其配偶进行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从物质、精神上支持患者,使患者感觉到家人、配偶的理解、关心与爱护,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得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乳腺癌患者术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缺乏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增高(P<0.01),说明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手术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易出现焦虑等负性心理,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定风,汪芳,陈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3C):796-797.
[2] 高辉,赵健,朱华.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2A):3123-3125.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7.
[4] 蔡雁,施晓群.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性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5-108.
[5] 赵峰.心理干预配偶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