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雅
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来多年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教育界各级人员的人心,社会在看素质教育,师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践行素质教育。那么,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培养兴趣的基础在于教师情感的投入,形象的塑造,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老师总是“敬而远之”、“畏而惧之”,这种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师生的感情沟通,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成了素质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要搬掉这块绊脚石,教师必须要有情感的投入,以百倍的诚意、真切的爱心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至其朋友和家庭。除了教师的情感投入外,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形象的塑造也是促成良好师生关系日渐形成的必备条件。古往今来,人们尊敬教师,称颂教师是引导走出蛮荒和梦昧的圣者,是开启心灵智慧的种子的天使,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把教师的一言一行皆视为表率,一举一动都当作楷模。所以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渊博的学识,较强的能力,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学生对你的信赖,让他们认为你是最好的,并使之坚信你能教好他们。由于情感的相通,学生都爱与你亲近,都愿敬重你、欣赏你,与你一道耕耘,共同努力,你所分配的任务他们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你的当头棒喝他们不抵触,你的细雨润物他们能铭记,教育教学目标何愁不能达到。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付出诚挚情感获得学生的支持;凭借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喜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也才能寓素质教育于春风化雨之中,这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第二,激发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充分展现语文课的独特魅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起了学生对于文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有机地实施素质教育,其关键所在必须仰仗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具体说来就是:1.教师倾注教学以情感;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1.教师倾注教学以情感。教学是一门独特的交流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始终都有着情感的存在。学生认知和接受事物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比较圆熟地穿透事物本质把握理性,他们往往依赖情感观察,理解或接受周围的事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因势利导,将抽象的哲理或逻辑分析尽可能地融化在具体可干的情感熏陶中,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使语文教学有声有色而不枯燥乏味。
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我认为语文课教学语言除了规范性、准确性、条理性外,更为重要的其生动形象性和幽默趣味性,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保持,集中学生的注意并能延长,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栩栩如生的比喻、鲜明生动的对比,引人入胜的描述,富于哲理的警句格言,饶有兴趣的轶事趣闻。这些都能诱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启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富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往往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他的连珠妙语能带给学生以轻松欢快的学习情绪,克服困难的斗志勇气,它有助于叫师傅有创造性的展开教学活动,有助于同学达到思想的沟通与情感相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的的表达能力,要把幽默看成种种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和模仿幽默,收集各种幽默素材,包括本地此时正在流行的健康而风趣的社会语言。在具体运用幽默语言时,要选择时间,把握分寸,不能搞成哗众取宠,更不能讽刺挖苦。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选择富于变化的教法,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要很好地调控;搞好生动活剥的读、说训练;对较为乏味的说明文教学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教学手段以增强其趣味性,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启动思维,积淀认识,进而形成能力。
第三,维持兴趣的手段在于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满足。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固然不易,但使之持久不衰则就更难。兴趣与成功总是连在一起的,人在从事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对于养成、巩固和发展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当学生经过的努力,完成了一项任务,哪怕是不尽如人意,教师都要及时肯定,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力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悦。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理轻文思想或苦学而无起色的学生,还有性格内向参与意识淡漠或语言基础贫乏、能力低下的学生,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或疏通思想或指导学法或特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