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节点”设计浅谈

2013-04-29 06:00徐开泰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9期
关键词:尼亚切入点高中语文

徐开泰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目的明确的“节点”设计,课堂无序化、散漫化现象严重,表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僵化,缺乏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内容繁杂,重点难点不够突出;课堂教学停留在表层,教学内涵有待深化;课堂容量狭小,教学外延有待拓展等。基于此,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入教学“节点”的设计。

何谓“节点”?就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或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有着不同的“节点”。抓好这些“节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既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也能从本质上改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散漫化倾向。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抓住课堂教学的“节点”,使得课堂浑然一体、无缝对接。

一、抓住激趣点,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遵循学生的兴趣,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激趣点,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将课堂教学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这才是在教师引导下生机勃勃的课堂。具体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激趣点和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而不能为了激趣而激趣。

如笔者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时,是这样来介绍柳永的:

同学们,最近老师重温了一部武侠电视剧和一部香港喜剧电影,最后老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

我这样一说,同学的好奇心都被我调动起来,一个个伸长脖子回应说,想!我接着说:

我看的电视剧是《神雕侠侣》,当小龙女不辞而别,深受离别之痛的杨过,流淌着孤独的泪水挥起手掌,于是威力惊人的黯然销魂掌诞生了;我看的电影是周星驰主演的《食神》,当莫文蔚所饰演的女主角因为自己的伤害而离去,悔恨的史蒂芬周,回味着她的好她的美的同时挥动着锅铲,于是令人拍案叫绝的黯然销魂饭诞生了。

这时我故意顿了一下,学生已经笑得前仰后合,此时渐渐静了下来,知道我真正要说的内容要来了。我故作严肃状说道:

昨晚老师备课时重温了一首词,当那些红颜知己在岸边送别的容颜慢慢模糊,深感离别的柳永,也挥起了手中的大笔……

不等我说完,学生们就大呼,黯然销魂词诞生了。我也笑说:

对,确实是一首黯然销魂的词。正如江淹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这首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柳永流传最广、最为动情的一首离别词——《雨霖铃》。

从学生兴奋的状态来看,我已经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了课堂上,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自然的铺垫。在设计这个激趣环节时,因为我充分了解学生对武侠电视剧、对周星驰的热爱,而且三者里面都有“黯然销魂”的联系点,这也是使激趣始终围绕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抓住切入点,直指课堂教学核心

语文课堂教学切忌面面俱到。在不少教师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课堂教学的步骤如下——基础知识讲解、作者及作品简介、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详解文章重点难点等,一概纳入课堂教学之中,看似课堂容量不小,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也刻苦。但其实课堂教学只有45分钟,很多教学环节应该放在课前或者课后,将课堂学习与课前、课后学习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才是处理语文教学诸多环节的正确途径。而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将课堂教学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指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有效、高效地学习。

如笔者执教《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比较长,可能是因为翻译的缘故,小说情节更多的是一条线,没有较大的起伏,学生兴趣也不大。于是,我果断地舍弃了传统的串讲模式,而是选择了“凡尼亚”这个小说中的人物作为切入点,重新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梳理出凡尼亚的故事;读出凡尼亚故事中你最感动的细节并点评;以凡尼亚为第一人称重新讲述故事;站在凡尼亚的角度看待二战、主人公的遭遇。这样,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围绕“凡尼亚”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更加集中的情节中去研读小说,再通过新颖的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很快被吸引,我知道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找对了。

三、抓住提升点,深化课堂教学内涵

课堂教学内涵需要深入挖掘。同样是一篇文章,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各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针对教学对象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内涵是每位高中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抓住课堂教学的提升点,就是要结合不同对象进行设计,使得学生理解更具深度。比如鲁迅作品《故乡》一文,如果在小学教学,大都以“故乡之情”为重点,引导学生爱故乡;如果是初中教学,则要加入时代变迁、纯真不再、封建礼教戕害友谊等方面的内涵;如果放在高中,则要对比作者三写故乡的不同,挖掘作者内心对故乡的爱恨根源,以及对时代特征背景下的农村作解读了。总之,按照学情来抓教学提升点,是深化课堂教学内涵的主要依据。

如教学《老王》一文,就重点考虑了不同对象的教学侧重。《老王》人教版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上,从教辅看到的教学案,教学的侧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对老王这样一个善良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老王》是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中第三板块“底层的光芒”中的一篇记叙性散文。对于高中生而言,结合具体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已经比较简单,因此我画了两个表格,要求学生在课前概括文中事件,提炼老王的性格特征。课堂教学的提升点放在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我将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到了分析特定时代背景中处于底层的老王所迸发出“光芒”的意义上,这与教学参考上明确指出的,“本板块以人物形象为研习中心,需要注意作者的选材和立意,关注作品的时代环境和人物的社会地位,注意文章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在具体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筛选、研读文中的时代背景信息,得出作者在表面愧怍的背后,实质上的控诉、内省情感,让学生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实,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着很多的“节点”,如兴奋点、拓展点、延伸点、练习点、互动点等等,只要我们注意设计,注重观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点”,就能将课堂营造为浑然一体之境,将教学引入更深处。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

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尼亚切入点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海波尼亚的翡翠绿岛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