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文化观对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借鉴

2013-04-29 05:17熊英
青年文学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借鉴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随着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互深入,中国文化在交流中渐处下风,于是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今天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衡派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提炼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典,并结合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现状,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更深层次的时代课题,指出了学衡派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衡派;中国传统文化;东西文化交流;借鉴

作者简介:熊英(1987.10-),性别:女,籍贯:贵州,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学历(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2

中国是世界上少且拥有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积累之深厚传统价值之稳定持久,在世界文明极为少见。中国悠久文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次文化转型,一次是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到秦汉统一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第二次则是从晚清开始的,从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始向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型现代社会转变。这种转变既是社会形态的转变,也是文化形态的转变。这种文化转变方式主要有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两种文化交流都对我们的文化与社会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在这一场文化交流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近代东西文化交流

1.西学东渐成“新学”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主指从古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传播。这里我们主要指明清以来的西学东渐。这个时期的变化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传播到思想文化的传入,它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是: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触动。鸦片战争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前后的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方人以各种媒介带来新的知识。鸦片战争的刺激,促使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洋务派当时对西学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1]。这一时期以学习西方的器物为主,对其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处于排斥状态。中国洋务运动及其失败使一批接受了西学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政治上的改革。同时民国期间由于对当时政治制度的不满,一些知识分子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这种思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波的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这一时期对于西学与中学,孰优孰劣,展开了论战。

2.西学引发论战

民国期间,就“西学”是否优于“中学”的问题,发生了三次比较著名的论战:第一次论战的时间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创刊。其论战的焦点是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评价和认识。第二次论战发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本次论战就大开了“全盘西化”的先河。第三次论战是发生在二十年代初期。其主题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于是,新文化运动通过这一论战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翻天覆地的影响,它提倡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如同一剂烈性药,猛地灌入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中,带着三分毒性、三分药性。

二、学衡派的文化观对于现代东西文化交流有着什么样的借鉴作用

1.学衡派反对全盘西学

学衡派是一个因《学衡》杂志而得名的文化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等人。它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由于它的文化思想徘徊于欧化与国粹之间,其对新文化运动批评态度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保守派而受到批判。如今看来其并非完全是保守势力,反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其给予了我们全新的思考。

学衡派提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吴宓在《学衡》第3期刊登的《杂志简章》中阐明了刊物的宗旨:“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判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 [2]它表明,学术追求的目标和评判学术尺度是真理,而不是国学和西学彼此的什么平衡。国粹的昌明,新知的融化,本身都不是目的,充当的是途径,最终是为了求得古今中外都统一的真理。学衡派在国学方面主张以切乎实际的方法去研究国学文化,而非盲目攻击国学中的不足之处,大肆毁弃,盲目崇拜西学。在西学方面则要求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时,应明辨是非,不要一味道听途说,陷入简单的文化观中。可见,主旨其实只有一个,即通过切实的整理分析,慎重的选择,审视,从而达到对东西文化兼容并览的目的。

2.與新文化运动相比学衡派对中国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对东方文化的传承这方面的问题上,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者有着不同的主张。学衡派认为中国文化注重行为道德、情操、气节、社会责任和历史文化的使命,某种意义上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与崇高。由此可见,学衡派倡导中国去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封建旧礼教,并提出“打到孔家店”这一口号。因此二者在“打到孔家店”的这个口号上产生了极大的分歧[3]。尽管当时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孔子为传承符号的中国儒家文学,进行了大肆的批判。但是学衡派却依然有自己的观点,他们却坚持认为,孔子不仅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而且孔子是一位与西方世界文化名人并驾齐驱的伟人。

3.学衡派文化观的借鉴作用

学衡派强调具有永恒价值的固有文化精神,是复习中国的“民族文化的基石”;那么,学衡派的文化观对于现代东西文化交流有着什么样的借鉴作用呢?

学衡派对于中西文化问题,他们提出了三个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1)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中国人应该自己尊崇

学衡派并不否定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正渐渐衰退的事实,但是他们相信这些都不足以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应当着眼于未来和过去,而不能一律以偏概全,仅仅因为暂时的弊端,便全盘抹杀或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2)中国和西方文化一样,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我们应当平等的去对待。对于当时全盘西化的论调来说,学衡派不仅仅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是更多地注意到了中西文化间具有的共性。学衡派认为,中西文化不仅各具特色,同时也有共同相通之处,犹如梨柚,虽然各有风味,但却同样好吃一样。因此,对待中西文化,当持平等態度对之,不能厚此薄彼。学衡派不赞同以浅薄的西化方式来取代中国千百年来的深厚文化,尽管两者都同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但这并不能说明,西方文化就足以取代中国文明。因而,学衡派提倡平等的对待中西文化,合理的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中西文化的互补。

(3)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

学衡派并非主张一般的文化融合,就能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学衡派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融合的原则与目的更多的是在于“建设民族独立文化”,[4]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使中国文化在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程度上更突显本民族鲜明的个性。

三、现代人怎样对待东西文化的交流

综上所述,学衡派虽在历史上被定义为保守派,但他们的文化观使我们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理性的学习来自西方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文化、传统精神、哲学思想都存在于该民族传统的经典中,古今中外都不能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对于全盘西化的反思,不仅是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未来的国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今不断掀起对于国学的热流,中国传统的文化与文化魅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显示了其独特的韵味。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形象与标志,它的内涵和意义日益凸显。对于西学的学习和探索,更需要立足于当今的社会需要,结合现代人的文化观,综合传统的文学,最终才能主导中西文化的潮流,才不会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迷失自我。因此,正确对待中西文化,不盲从,不跟风,抑或者大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今这正是我们学习学衡派中西文化观的意义所在。

注释:

[1]、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33页.

[2]、吴宓.学衡.第3期,杂志简章.

[3]、张海.孔子说之精意.载.学衡.第十四期,1932,02:23.

[4]、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载.民铎.第十三卷,第三号,1922,03:17.

参考文献:

1、耿志云,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M],四川出版社.2008.

2、郑师渠,思潮与学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吴宓,理想的教育.[M],北京出版社.2005.

4、吴宓,吴宓日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 .

5、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

6、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35 5 .

7、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J],学衡,第1 期.

8、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J],第4期.

9、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

1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0.

猜你喜欢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