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基础。教师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指导实践,从小学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小组的学习形式、学习小组的评价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研究,以期达到高效课堂构建中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目标,在高效课堂这个阵地上获得成功、收获喜悦,让高效课堂绽放异彩。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 学习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
著名教育记者李炳亭先生把小组解读成“没有围墙的小班化”。他认为“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
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我们通过课堂学习指导实践,就小学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小组学习中的引导、小组的学习形式、学习小组的评价四个方面,开展探索研究,初步形成稳定的模式,有效指导小学语文学科课堂学习指导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1.小组学习中要抓好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学段,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特别低龄段的孩子更是不知所谓,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精心组织,教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必要的技能,充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有人曾指出:“仅仅把学生分到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这本身并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产生合作。”在小组目标和奖励制度的激励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讨论。
1.1.1给予外部激励
由于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殊原因,一些小小的外部奖励就可以激起学生充分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等,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
1.1.2给予集体(小组)表扬
小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为了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利用集体(小组)表扬。如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是表扬学生个人,而是转为表扬整个小组,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能更快速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及意识。
1.2明确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有准确导向和学习的重难点,否则他们会抓不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再者,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而且认知水平有限,参差不齐,小组组织者、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不一定都很强,教师如果不给以明确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只靠学生自读自悟,那样学生会漫无边际,随意性非常大。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教师因完成不了任务,而不得不重新教。这样不但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反应,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1.3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把握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学语文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是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或当学生提出看法却彼此不统一而有争议时,或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
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用来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合作学习主题和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问题。同时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合作,所选取的内容最好是取其中的某点,或某一片段。如在《乌鸦找水喝》这一课上,采用小组讨论“如果没有石子,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也让乌鸦喝到水吗”等。只有留给学生这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和任务,才不会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流于形式。
2.小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要适时、适度
小组学习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频率要适度,时机要合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1规范行为。小组的合作行为必须规范,小组内各成员必须明确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者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我们要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2.2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感受和寻找,要保护好学生的思维火花,并随时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方面能很好地促进其他组员深层次地思考,另一方面让其产生成就感。
2.3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学生思维受阻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太大,学生无从下手,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整问题,降低难度和要求,加强指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排除障碍,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进展顺畅。
2.4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讨论层次浅、片面性等倾向,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推行好的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向更全面、更深刻的方向去思考分析。
3.小组学习形式要有多样性
灵活运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恰当把握小组学习时机,是有效开展小组学习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的关键。要根据小组学习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3.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指导学习《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进行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3.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3.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采用“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等形式,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我们在实践中不能机械地用某种形式,往往要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4.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多元化
学习小组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4.1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态度的评价。小组成员参加活动的态度由组长记录和老师记录两部分组成。组长记录小组成员每次参加活动的情况,比如,是否乐意承担分工,是否积极讨论问题,是否圆满完成任务,为小组作出贡献的次数等;老师则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等。然后综合两份记录表,按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加以评价。
4.2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的评价。对于每次小组学习活动,老师做好记录,根据小组的活动方式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有创新意识来给予优、良、中、差四个等次的评价。
4.3小组活动情况的汇报水平的评价。对活动成果,老师根据每个小组汇报时的情况来给予评分,根据表达是否清晰,结果是否让人信服等几方面来给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的评价。
4.4小组成员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效果包括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竞赛或测验成绩及与人相处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
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和指导学习过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不断地改进,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们的高效课堂将真正走向正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进步,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目标,在高效课堂这个阵地上获得成功、收获喜悦,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最终绽放出异彩。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教育学.李炳亭新浪博客,2012.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
[3]姚瑶.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新农村,2009(12).
[4]唐志,周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J].四川教育学院雪豹,2012(10).
[5]许海英.教师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J].作文教学研究,2003(05).
[6]杨五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J].学园,2012(02).
[7]张雅莉.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J].魅力中国,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