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探讨

2013-04-29 05:59王立研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职业发展高职

王立研

摘 要:深处高职改革浪潮中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当社会和学校为专业课教师开拓出光明的职业发展之路时,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样也越发重要。本文在分析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和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正视职业发展瓶颈,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试做探讨。

关键词:高职 公共基础课 教师 职业发展

在高职院校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及各方专家关注着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方面:立足区域,深化改革;注重外延,发展内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师双师化发展等等。作为高职教师,我们感受着、展望着高职院校从不被认可到成为高等教育的有效组成;从高校教师名称的质疑到认可;在迷茫后看到高职教育光明的未来。然而,多数教师兴奋之余,均会感到隐隐的不安。我们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职教教师?专业教师转型了,基础课教师之路如何走好? 种种疑问中,本文试图寻求答案。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及生存现状

1.育人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面对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疑惑于我们的努力,质疑着我们进行的研究。在争论过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专业课教师之错还是基础课教师之过后,配得上“教师”这个称谓的我们难道不应该都做到教书育人吗?在从基础课教师到职教基础课教师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贡献于培养人才高超的技术技能,但可以为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沉淀,诚信人格品质的养成,积极职业态度的培养以及正确做事方法的积累贡献己力,并视为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2.高职公共基础课定位

高职公共基础课长期面临两种迥异不同的定位。一种认为基础课的成败决定着学生的基础素质,另一种将其排斥于高等职业教育之外。然而,公共基础课教师实在无法单独承受这素质决定任务之重,亦无法面对被排除在高等性质的高职院校之外的境遇。为此,南通职业大学陈家颐教授提出了高职定位的“真实善美”四条公理:突出基础—做人做事;突出实践—结构均衡;突出成效—手脑并用;突出发展—会学乐学。

3.科研及生存现状

在国培的交流会中,基础课教师们总会相互询问,你们科研容易吗?你们开会有发言权吗?你们被边缘化了吗?你们的工资和专业课教师差多少啊?众所周知,公共基础课改革难度大,挑战多。相比其他专业,社会质疑于公共基础课立德树人的作用,特色建设的力度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等;学校纠结于开设公共基础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期待着所学课程能否可用、好用、经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发展瓶颈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他原因不再赘述。

1.社会舆论压力较大

从红极一时的BP机到智能手机,从出行必备的柯达胶卷到随处可见的数码相机,产业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多少职业人从成功走向末落,从末落迈进成功。暂且不说我们的职业教育能否引领行业发展,但至少也要紧跟经济改革步伐,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必然随之增加,教书育人的能力势必要随之提升,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胸怀必然敞开。与此同时,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存在饱受争议,价值体现难以衡量,群体所承受的舆论压力过大。

2.与专业课教师职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在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开展区域高职校校合作,为高职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校企研发平台的搭建,“三能”即能胜任教学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型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等,无不造就了专业课教师的成功。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师那?大多数教师仍然困惑于如何与专业相结合,配合专业教育,服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角色转换。

3.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身原因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仍强调打基础,强调学科教学,强调理性;全然不顾所授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知识陈旧,教学模式传统等现象的存在。在严重影响整个公共基础课教师群体寻求进步的步伐的同时,阻碍了其他基础课教师职业化转型的发展。此外,由于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教学成就感低落,教师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等原因,职业倦怠状态普遍存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方向

从电子词典到平板电脑,从人工生产线到电子手臂,享受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被产业需求的程度无不在减少并降低着。君不见名师课堂已经随着好记星学习机进入了千家万户?于丹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名师,耶鲁大学为代表的世界名校课程能随时点击观看?不想被时代、科技、社会或学校所淘汰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们,让我们共同为我们的职业发展而努力吧。以下将在政策扶植和教师自身两方面进行探讨。

1.地方和院校的政策倾斜

为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和均衡发展,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不公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草案并调整教育资源。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等院校也加大的扶植和支持力度。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也期望享受到地方政策扶植和财政支持的阳光雨露。

虽然高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学校的专业是灵魂,但是在品牌和灵魂之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处长范唯同样认为,我们还必须关注包括学生、校友、教师、以及校长在内的管理者的学校里的人。这些人创造品牌、承载灵魂,关注他们,思考、重视并服务于他们,让他们增值,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找到办学的根本。

2.自身学历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据调查,全国高职院校年轻教师比例较大,高职称比率相对较低,因而,就业后的继续学习将成为年轻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公共基础课理应服务于专业建设。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职教教师。

3.科研或参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力量分散,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地位不相适应,与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的紧迫要求不相适应,尚未充分发挥服务决策、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过程中,侧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与基于学科建设、侧重基础学科研究的本科院校不同,高职教师尤其是公共基础课教师应把应用研究、注重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视为自身的使命、科研的长项。

4.主动与社会接轨,与时俱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备受推崇的红烛精神多少年来始终激励着无数教师。然而你真的想成为泪始干的蜡烛吗?当你耗尽精力、耗尽青春、耗尽知识的时候,你有怨恨吗?你有后悔吗?你有不甘吗?奉献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是这个群体基本的职业素质。然而,时代进步的强音警醒我们要与科技、知识和学生共同发展,一同进步。有人曾把教师比作接力赛的运动员,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在接过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后,我们要与时代赛跑、与科技赛跑,直至能把古韵尚存的崭新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鉴于此,我们应主动与社会接轨,跳出狭小的职业范围,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5.自我心理调适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大大降低。然而,同样不处于学术体系中心位置的美国高校语言教师在职业满意度与幸福感方面均不低于其他专业教师, 其政策及解决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在Fessier看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后四个阶段分别是:挫折阶段、停滞阶段、低落阶段和隐退阶段。许多教师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工作满意度指数下降,维持工作现状不再进步的意愿加强,职业热情随着年龄增长逐年衰退。如果我们能调整心态,积极进取,终生学习,跳出这个职业发展怪圈则易如反掌。当然如果不能,那么就请适时调整自我,以快乐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生活,为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教育事业画上完美的句号。

小结:历经抗拒与接受、挣扎与努力,身为高职教育改革中心的教师们,尤其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们,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共同在“教师—职教教师—专家教师”之路上努力奋斗吧!

猜你喜欢
公共基础课职业发展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浅析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
关于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