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思路

2013-04-29 16:20秦涛
职业·下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校企合作中职

秦涛

摘 要:近些年来,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很多学校在提高硬件条件的同时,着力抓好专业的内涵建设。校企合作作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已成为职教从业人员的共识。但是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对于如何搞好校企合作,不少学校缺乏很好的思路。本文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几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思路,并总结了校企合作现有的几种模式和内容。

关键词:中职 电工电子 校企合作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很多学校在提高硬件条件的同时,着力抓好专业的内涵建设。但很多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与国内国际先进学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如何建设发展电工电子专业,怎样把电工电子专业打造成“专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特色专业,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总结提炼全国先进职业院校的办学经验,校企合作几乎是每一所学校的特色所在。校企合作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绝不是“口头上喊一喊”或者简单的“交流沟通”,要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因为它涉及职业教育中培养目标的制定、“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课程设置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兴衰成败。

一、校企合作的前提——优势互补

在现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的基础就是校企双方首先要优势互补。随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体制多元化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如“企业配合”型、“校企联合培养”型、“校企实体合作”型等。究竟选择哪种合作方式,学校要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在认清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寻找能弥补学校薄弱环节的企业开展有效合作,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需要强调的是,对不同层次、不同项目、不同专业应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切忌一刀切。

以电工电子专业为例,很多学校有多年的办学历史,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有较为完善的实习实验设备和场地,还有大批已经在市级各级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和正在就读的学生。此外,依托政府的支持,很多学校通过举办省市职业大赛,为技能型人才搭建了一展身手的舞台,扩大了影响力;依靠原有的资源优势,有特种作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等。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专业技术工人的培训鉴定,职工素质教育,企业班组长、工段长及中层干部的培训,专业论坛,专业技术大赛等等,当然还可以为各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操作工人。企业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他们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拥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和技能人才,以及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机制。所有这一切都为双方的多元化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优势互补的基础显而易见。

二、校企合作的关键——资源互用

在市场体制环境下要想建立更紧密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双方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关键是如何做到资源共享,以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经过近几年的资金投入以及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很多学校有较为完善的办学条件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这无疑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再看与电工电子专业相关的企业,有不断发展的工厂制造业,有发展旺盛的建筑和物业企业,有众多的电气设备生产、安装、维护类企业。所有这些为电气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也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教研结合开辟了广阔前景。可以预见,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必将产生强强联手的规模效应。

资源共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才能学习和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和使用,最终要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和认可;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新、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都要求我们的毕业生要有更快的使用能力和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企业环境下才能得以迅速提升;组织教师到企业去实践和锻炼,以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設;加强学校特色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等等。企业同样迫切希望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比如青年工人的岗位培训、技术工人的技能提升培训、企业班组长培训以及职工素质教育等等。

总之,电工电子专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不断扩大对企业的服务范围,并通过校企双方资源共享,零距离接触企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的核心——利益共享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能及时沟通与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这才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所在。

要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首先要求校企双方具有合作意识。即以互利双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教育,加强人才储备,促进学生就业。其次,要争取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针对职业教育好的政策不断出台,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校企合作的步伐,发挥现有优势,使校企合作成为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再次,必须有全方位的保障机制:组织保证——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机制保证——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项目经理制、课题开发负责制、人才培养奖励机制等;制度保证——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中补充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内容。

四、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

要走出一条教学与生产需要、工作就业紧密结合的道路,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学习外校先进经验,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查阅相应资料,笔者将目前职业院校所使用的部分校企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等归纳如下。

1.合作模式

(1)“校企联合”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向,共商课程设置,共同开发培训课题,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招生、培训、招工的一站式服务。

(2)“校企互动”型:由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培训用设备及原材料,企业参与制订学校教学计划,并指派专业人员到校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选送专业教师去企业进修以指导校内的实训教学。

(3)“实体合作”型: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合作研发,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双方按股份分享合作成果,实现互利双赢。

2.合作机制

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实施“多元化”管理。实行“一厂多制”“一校多制”,建立“产学研一体”的领导、管理和教学机制。根据不同的合作模式,建立项目经理制、课题开发负责制等不同的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奖励机制等。

五、校企合作内容探索

第一,坚持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纽带,常年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从中获得大量的办学信息,也让企业从中了解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

第二,加强校企之间的产品生产、科研项目合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高级工和技师层次学生提供动手锻炼的平台,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

第三,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利用假期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送至企业培训学习,到生产车间轮训。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第四,实施“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的作用。

第五,创建“企业冠名班”。在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专业从属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六,继续组织和参与各种专业的技能比赛。在技能比武中培养专业教师和高技能人才,也因此提高了企业和学校的知名度。

第七,全方位教学合作。尝试在“加强专业基础课、精简专业理论课、突出专业实践课”的框架下安排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作用,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体验“车间、教师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的办学构想。

第八,以生产实践作业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模块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做到在“练”中“学”,在“学”中“练”,学、练结合,试行专业理论与实训操作相结合一体化教学。

第九,合作编写理论和实训一体化专业教材。教材力求体现教法、学法一体化的形式,使其成為帮助学生自主操作的说明书,理解实践原理的辅导书。

第十,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技能展示的平台,也为企业提供了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校企合作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和障碍,但在校企合作这股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推动企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潮流中,我们不能等发展,需要有高度责任感的学校老师和企业人员全面参与,认真探索,大胆尝试,才能摸索出一条专业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张婷,鲁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中国梦”[J].中国教育报.2013(4).

[2]赵文平.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3]李村.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10(2).

[4]王旭启.“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职教论坛.2009(6).

[5]颜楚华.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理性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作者单位:日照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校企合作中职
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研究
关于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