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明
【摘要】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在所有教师中得到广泛传播,得到热烈的响应及接受,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引入生活情境,通过生动的数学语言及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创新思维.本文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育;培养目标
一、重新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进步,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如果只是将数学当作一门对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则显得有些落后.数学,在知识经济下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它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属性,将客观世界数学化的科学.
二、积极培养高数学素养的人才
(1)要想立足于知识经济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及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2)要有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学已渗入社会各部门,就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中不能缺少的工具,所以能够运用这种简洁的语言来对数学思想进行表达及理解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素质.
(3)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要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从现实生活中探索到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
(4)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并进行相应解决时要懂得总结数学的方法、模型及创造性的应用,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现行的数学课标有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要获得数学事实及活动实验等数学知识并且掌握数学基本思想及必要的应用技能,使之适应未来生活及不断发展;同时,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分析社会事件时要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可以从自然、社会与数学的联系中知悉数学存在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根据课标对数学的规定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论述:
1.数学知识的培养目标
数学知识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基本、普遍、常用的代数及几何知识等进行掌握,特别要对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掌握.然而多年来很多人一直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个人认为在数学教育中要穿插以下的一些思想方法:
(1)化归的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未知条件转化成已知的问题然后进行解决.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从感知向思维过渡,将直观图形以代数的意义进行解释或将数学问题以图形直观表现出来,帮助理解.
(3)概括归纳的思想方法.概括是根据同一类型对象表现出来的相同属性集合起来,而归纳是将几个特殊情形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一般结论的属性.
(4)演绎的思想方法.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建立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今后要重视思想方法的灌输,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获取、理解知识,使之受用一生.
2.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
培养数学能力素养的目标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记忆、语言表达、空间想象能力等方向进行培养,从而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3.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避免滔滔不绝的讲解和烦琐低效的提问,要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的设计,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華,兴趣得到发展,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进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探究情境一般有如下特征:
(1)趣味性:作为探究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尽量新颖有趣,对材料或活动的直接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发性: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3)问题性:“问题”是探究的方向与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源头所在,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建构新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学生熟悉或感兴趣、与学习新知紧密相关的情境,利于学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4)情境性:“情境”是探究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情”就是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情感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境”是通过各种真实环境或模拟世界的创设,拉近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知识与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5)针对性:作为探究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在学生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情境.课本上举例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以上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4.数学品质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素养要注意以下方面内容:要有意识地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数学品质依赖数学知识,只有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建立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将数学家成长历程有重点地向学生进行相关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品质.其次,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攻研教学内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几乎随处都可进行.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要退却时,教师加以点拨并给予鞭策;当学生有创新的解法或想法时,教师给予褒扬;当学生解题常犯低级错误时,教师给予耐心指导,这些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5.注重德育教育培养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数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美育、爱国主义、人格教育.其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通过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与锻炼学生知难而进的坚强意志,败而不馁的心理素质,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勇于探索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学课中有丰富的素材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关于创造性的培养目标
新时代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开拓精神,通过传授教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观察问题及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尝试以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并进行解决.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解决,可以给学生模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问题,从已知因素中推出预定的答案.例如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讨论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成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中学数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要求中学生通过在日常教育学习过程中将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并能够将应用数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面对日常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并且创新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是海松.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整体性初探[J].
数学老师,1997(6).
[2]代明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目标初探[J].科技故事博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