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摘 要】促进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和途径有:充分发挥学校、系部和指导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新教师适应职业环境,指导新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带领新教师走进教学境界,鼓励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教师 专业成长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97-02
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一批新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通常来自不同的领域和层次。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6年至2012年,该院教师岗位共招聘引进167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47人,高等院校毕业生120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属工科类高职院校,引进的新教师中95%以上来自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据调查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新教师绝大多数在教育教学理论、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和教育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理念、教学理念,以及对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等也不是很清楚,而来自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新教师,还存在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缺乏、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素质不高等问题。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青年教师要成长为优秀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学校、系部和指导教师悉心有效地加以引领。
一、帮助新教师适应职业环境
刚踏入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谋生存,在学校的快速发展中图成长,面对新环境、新职业的方方面面,难免会陷入迷茫,从而产生焦虑和困惑。作为学校有帮助新教师选择、引领新教师的责任。高职院校的人事部门在新教师上岗前,通常都会安排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除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教育政策、规章制度、教师管理、考核评价等,让新教师对职业环境与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新教师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要使新教师认识到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平凡、选择责任与担当,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所内含的准则与尺度,必须严守教育纪律和学术规范,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新教师到岗后,系部应指派具有高尚的师德并注重教书育人、专业知识全面、教学经验丰富、注重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学名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要从专业平台上指导新教师应当怎么做,也要在责任的担当下,关注新教师的心理状态,理解新教师的职业困惑,在生活的空间中,尊重新教师的真切感受,从师傅、同行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给予引导与沟通,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走出迷茫、坚定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做一名专业教师的信念。
二、指导新教师进行专业学习
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所差异和不同,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的。针对高职院校的新教师的来源,尤其是专业新教师全部来自非师范教育专业和企业的特点,学校人事部门在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时,应侧重教育专业理论与知识、高职教育理念、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培训,以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情感,并做好规划,安排新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考试,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系部应对到岗新教师进行专业标准、教学标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就业面向等方面的培训,以帮助新教师了解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要求。指导教师应引领新教师夯实学科知识基础、钻研和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以求扩大视野、增进知识、转变观念;引领新教师学习现代高职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以求在高职教学改革精神指引下开展教学并同步实现专业成长;引领新教师掌握基于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要求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包括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成果的评价方式等,以求提高新教师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生命力所在,没有一支过硬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不牢靠、不长久的。新教师若没有职业技术技能难以培养训练出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对于非行业企业引进的新教师,指导教师还要注重引领他们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了解企业文化,提高技能水平、积累实践经验,以求具备高职教育“双师”素质。
三、带领新教师走进教学境界
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质量的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标志。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通常在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实践技能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科知识不完备、对教学内容掌握不精熟、教学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方法重模仿,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教育研究能力不足,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不强等。由指导教师来引领新教师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其自信心,使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学境界。指导教师应引领新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并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规律与要领,消除教学中的疑惑,尽快适应教学、胜任教学,从而缩短其专业成长的时间;引领新教师开展专项技术技能的训练,协调系部安排新教师到行业企业实习、挂职锻炼、参加技术服务等提高实践能力,协调安排参加技能培训,并获取行业企业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等,为其适应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及加快其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指导教师还应注意协调教务处、系部给新教师分配合适的工作量,让新教师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时间,避免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新教师带来起步阶段的挫折。
新教师要想使自己在教学上有更快的进步,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起点,做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建立适合其成长的目标。新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勇于补拙,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乱来,以其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要放下身段虚心学习;要敢于尝试,吸收包容高职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先实践后理论;要用于追求,在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和特色,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不浮躁、不急功近利,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
四、鼓励新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职业岗位变动日益频繁,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对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要应对新形势、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的挑战、实现专业成长,就离不开“科研成长”(指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系部应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为新教师、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条件。指导教师应从培养研究型教师出发,引领新教师树立科研主体意识,因为只有具备科研主体意识,才能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引领新教师树立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理念,倡导教学研究始于问题的思路,鼓励新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有效的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形成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师要为新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创造机会,要鼓励吸纳新教师参与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指导其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的步骤与行为,提高新教师科研工作的自信心和效率,并为他们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交流平台。
对于指导教师来说,若能将自己的专业成长的经历和职业发展的经验与新教师分享,即是做好引领指导工作的嫩滑剂,又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催化剂。而对于新教师来说,若能分享成果、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应对问题,无疑是丰富自身经验、加速自己专业成长的有效选择。
总之,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教师的来源与特点,针对性地做好引领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系部和指导教师在思想引领、专业引领、规范引领、思路引领和创新引领等方面的作用,是高职院校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向优秀教师转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策略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英.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苗洪霞.新时期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师成长,2009(12)
[3]孙静华.高职院校提振青年教师精气神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
【作者简介】郭 健,女,辽宁大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
(责编 何田田)